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10-2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创新开路破局而立

    摘要:形成236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47项为全国首创;市场主体达8.4万家,是设立之初的2.7倍;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21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38.1%……今年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五周年。作为我国

  • 比技能展风采

    摘要:日前,全省职业技能竞赛——第五届全省农民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阜阳技师学院举办。大赛期间,来自全省各地市的54名选手,围绕汽车维修工、农机修理工、电梯安装维修工三个赛项(工种)展开激烈角逐,充分展现了新

  • 淮北矿业职业病防治院成为国家级定点医院

    摘要:本报讯近日,中国应急救援人员关爱和矿山尘肺病防治基金会定点医院授牌仪式在淮北矿业职业病防治院举行。该院成为国家级定点医院,标志着其在职业病防治及应急救援人员健康保障方面的专业能力获得国家层面认可,并纳

  • 合肥轨道验收9大“黑科技”项目

    摘要:本报讯日前,“智轨道汇合肥”场景试点验收会在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召开。本次会议由合肥市场景专班、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联合主办,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局、工业和信息化局派员列席,共同对轨道交通领域

  • “凤凰萝卜”产销两旺

    摘要:10月19日,黄山市歙县富堨镇青山村湖田组农民周金华与妻子程宝娥在自家承包地里采摘“凤凰萝卜”,准备运往杭州市场。不同于市面上的其他萝卜,“凤凰萝卜”因其种植技术讲究,口感脆嫩、鲜甜多汁,颇受市场欢迎

  • 黄山风景区推行涉旅消费纠纷先行赔付新机制

    摘要:本报讯近日,黄山风景区出台了以市场经营主体为主、涉旅监管部门共同发力的先行赔付“双轮并驱”新机制。该景区组建以党工委主要负责同志为召集人、分管负责同志为副召集人的黄山风景区涉旅消费纠纷先行赔付工作专班

  • 2025年全省工业大数据算法技术技能大赛举办

    摘要:本报讯日前,2025年全省工业大数据算法技术技能大赛在安庆师范大学举办。本次大赛由省工信厅、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总工会、团省委以及省妇联共同主办,安庆师范大学承办。大赛为双人团体赛,分为职工组(含教

  • 2025全国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在肥召开

    摘要:本报讯赋能生物医药创新发展,共谋医疗器械产业新篇。10月20日至22日,2025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在合肥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全国医疗器械产业相关机构、专家、精英齐聚合

  • 我国新增22处国家重要湿地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国家林草局近日发布通知,将山西省山阴县桑干河等22处湿地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至此,我国国家重要湿地已达80处。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湿地保护修复,组织实施湿地保护修复项目370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开路破局而立

——安徽自贸试验区成立五周年观察

   期次:第8686期   

形成 236 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 47 项为全国首创;市场主体达 8.4 万家,是设立之初的 2.7 倍;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21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38.1%……

今年是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五周年。作为我国第六批自贸试验区之一,五年来,这片范围近120平方公里的创新热土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形成了一批标志性成果,为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注入强劲动能。

制度创新“试验田”

AR设备实时采集、AI算法智能比对、企业现场自验与海关远程验核同步进行……在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得益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口危险化学品智慧检验模式”,合肥一家企业将光刻胶等进口危化品原料的周转周期缩短了5天,年节约成本超千万元。

“我们创新推出了这一智慧检验模式,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实现了关键原材料的高效通关供给。”合肥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梁川说。

立足科创“金字招牌”,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系统性、集成式制度创新探索,推动安徽自贸试验区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首创“赋权+转让+约定收益”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新模式、新型研发机构技术经理人股权激励等集成改革;建立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模式,服务外国专家超 2 万人次……五年来,创新苗圃已成长为“制度森林”。

“我们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积极向国家争取支持,将试点任务放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安徽省商务厅厅长孙东海说。

对外开放“新窗口”

在芜湖港朱家桥港区国际集装箱码头,满载着奇瑞汽车的货轮整装待发。在“联动接卸”模式的护航下,这批车辆无需转关申报,便可一路顺长江而下,经上海洋山港发往全球。

“全程仅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缩短了20%的通关运输时间,降低了约30%的物流成本。”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业务事业部资源管理相关负责人说。

9月,商务部印发推广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最佳实践案例”,“联动接卸”监管新模式成功入选。聚焦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安徽自贸试验区积极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进出口额占全省比重由2021年的22.3%提高到 2025 年前 8 个月的 31.1%,带动全省进出口从全国第13位跃居第9位。

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提升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完善重大外资项目服务机制……一批外资项目在安徽加速落地,吸引全球人才。

“自贸试验区不仅提供了便利化的营商服务与支持,助力项目加速落地,也为外籍员工的医疗、教育等提供了多方位的助力。”大众智能电动汽车中心公关传播总监刘莹说。

目前,安徽自贸试验区已集聚5家整车企业,带动今年1至8月安徽汽车、新能源汽车产量和汽车出口量均位居全国第一。

五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累计实际使用外资221亿元,占全省比重为 38.1%,30 家世界 500 强外资企业累计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设立39家企业。

经济增长“加速器”

位于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的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平均每4秒一片手机屏幕、每7秒一块平板电脑屏幕、每10秒一块笔记本电脑屏幕的生产节拍让参观者惊叹。

“得益于蚌埠片区及时推行的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企业办理跨境付款从3到5个工作日缩短到了半天到1个工作日,资金周转显著加快,减轻了汇率波动影响。”蚌埠国显科技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部长朱颂说,公司贸易伙伴已遍布韩国、日本、美国、越南等国家。

以系统性改革为企业优化服务,为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营造良好生态,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已成为安徽自贸试验区的鲜明特色。

以新型显示这一安徽重点打造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2024 年,全省新型显示产业实现营收超1400 亿元,同比增长 31.2%;新型显示面板产能约4000万平方米,位居全国第二位、长三角第一位。

五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市场主体增长到8.4万家,是设立之初的 2.7 倍,高新技术企业达 3426 家,是设立之初的2.3倍,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一大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落地生根,成长壮大。以量子产业为例,合肥片区高新区块已集聚全国约三分之一的量子企业。

“安徽将以创新开路、靠创新破局,完善‘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为重点的政策体系,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进一步推动安徽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孙东海说。

(马姝瑞 汪海月)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