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6-1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父爱如山割肝救子病房上演同“肝”共苦

    摘要:病床上14岁的儿子急需肝源才能进行肝脏移植手术,53岁的父亲孙玉林毅然选择割肝救子,感动了无数人。面对如潮的赞美声,这位来自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贾集村老实巴交的农民平静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父亲应该做的

  • 假名医卖保健品“流水线”诈骗

    摘要:本报讯招募大量业务员,打着低价试用的名号,假冒全国知名专家免费诊断,专门诱骗患病中老年人以高价购买低成本保健品,骗取被害人钱款。近日,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成功打掉这一专门针对老年人销售假冒保健品的诈骗

  • “六稳”“六保”政策进社区进企业

    摘要:近日,合肥市瑶海区铜陵路街道开展人社干部送政策进社区、进企业活动,来自辖区有规模的45家企业的近百人参加了活动。活动在辖区泗州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展开,瑶海区人社局就业促进科、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仲

  •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摘要:为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安全事故发生,6月15日,舒城县公安局城东派出所民警深入辖区皖能燃气公司进行安全检查。检查中,民警主要对消防器材设施、燃气报警设施、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以及从业人员的消防应急知识进

  • 瓶盖卡住幼童手指淮北消防紧急救助

    摘要:日前,一女子抱着一名一岁左右的幼童,和家人到淮北市南湖消防站寻求帮助。经了解,幼童的右手大拇指被铝制瓶盖卡住,无法取出。经过检查,消防指战员想利用尖嘴钳开一个小口,然后再将瓶盖慢慢撕开。在试了几次后,

  • 暖心!城管队员奋不顾身勇救落水老人

    摘要:“终于找到你了,太感谢了!当天如果不是你下水救我,我恐怕就不在人世了……”近日,在马鞍山市和县乌江镇金马村村部,该村大村自然村74岁的尹后珍握住救命恩人俞东升的手,嘴里反复念叨着感激的话,并亲手把一面

  • 巧手做香包浓情过端午

    摘要:图为淮北市香包传承人杨海玲与她制作的香包。端午节临近,传统手工香包需求量增加。在制作传统香包的过程中,杨海玲不断创新,制作出生肖、灯笼、葫芦等造型的香包,配上中国结,新颖别致,受到人们欢迎。李鑫/摄

  • 老人突发心跳骤停过路护士及时施救

    摘要:近日,在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院CT室门口发生了惊险一幕:一名患者在平车上出现了抽搐的情况,病人家属大声呼喊着救命,正在上班路上的该院呼吸内科病区护士长程晨见状立马冲了过来,展开生死营救。程晨说:“那时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爱如山割肝救子病房上演同“肝”共苦

   期次:第7375期   

病床上14岁的儿子急需肝源才能进行肝脏移植手术,53岁的父亲孙玉林毅然选择割肝救子,感动了无数人。面对如潮的赞美声,这位来自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贾集村老实巴交的农民平静地说:“我只是做了一个父亲应该做的事。”

“手术一周了,我和儿子恢复得都不错,现在能下床走路了。”日前,孙玉林在电话中表示,看着正在恢复健康的儿子,他打心眼里高兴,尤其是在听到医生说出“手术非常成功”这句话以后,他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孙玉林的儿子孙小祥(化名)今年14岁,患有先天性脊柱裂,医院成了他的第二个“家”。即使如此,家人始终不放弃治疗孙小祥,为筹集医疗费他借遍了周围的亲戚邻居。两年前,孙小祥突然开始呕血,治疗后依然会反复发作,后来被诊断为肝硬化。

      孙玉林带着儿子四处求医,但始终不见好转。春节后,孙小祥病情突然恶化,每隔20多天就会有一次消化道大出血,每次出血都可能危及生命。为了给儿子看病,一家人先后辗转亳州、北京等地求医,3月份来到安医大一附院就诊。

怎样才能救孙小祥呢?安医大一附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赵红川介绍说:“肝移植可以彻底治疗肝硬化,术后供体和受体肝脏都可以生长到正常状态。”要进行移植手术,首先要解决的是肝源问题,但从哪里才能找到合适的肝源呢?

医生告诉孙玉林,肝源除了来自肝脏捐献,还可以亲属捐献。孙玉林和妻子决定用自己的肝脏为孩子做移植,两人互不相让。妻子认为孙玉林是家里的顶梁柱,应该让她捐赠,但孙玉林认为妻子身体不好,自己才是捐肝的合适人选。最后,两人都做了匹配检查,由于妻子身体条件不允许,孙玉林成了唯一的人选。

据介绍,活体肝移植技术难度更大、手术风险更高,术中既要保证供体安全,又要保证受体肝脏“够用”。器官移植团队经过前期细致评估,历时13个小时手术,最终完成了孙玉林和孙小祥的肝脏移植手术。

贾集村党委书记杨建军说,孙玉林家是2017年被纳入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进行了危房改造,2019年年底为孙小祥办理了低保。目前,孙玉林家已经享受到了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而且做到了“应享尽享”。

“下一步,村里将继续对孙玉林家进行深入帮扶,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杨建军说。

“住进医院两个月了,只缴了一万三千元,医院从没有催缴过医药费。”孙玉林说,他不担心未来的生活,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儿子能早日康复,一家人能够早点团聚。(李鹏)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