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7-2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小舟上的电力守护者

    摘要:受连日暴雨影响,含山县清溪镇清溪河水位暴涨,导致清溪街道多处房屋被洪水浸泡。含山县供电公司清溪中心供电所员工刁平与同事长期坚守在漫水区,排查电力安全隐患,保障了100多户居民的用电安全。图为7月19日

  • 陶敏:用镜头捕捉劳动者的美

    摘要:近日,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中的“每日壹图看诗城”栏目,刊发了中国宝武马钢炼铁总厂职工陶敏拍摄的照片《淘书记》。凭借过硬的拍摄技术,陶敏已经是这里的“常客”,刊发了多张照片。陶敏是中国宝武马钢炼铁

  • 栾炯:痴情笔墨书写工余时光

    摘要:2020年2月,淮南市书法家协会开展“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淮南市书法家在行动”征稿活动,矿工栾炯受邀拿起手中的毛笔,写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 章庆:从普通工人到知名作家

    摘要:从心动到“转身”的刹那“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章庆喜欢陆游,他的笔名“草军书”就出自陆游的《观大散关图有感》。草军书这个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是在2009年。2009年,正是网络文学红火的时候。

  • 跨界让热爱变为精彩

    摘要:

  • 民法典:完善合同制度回应社会需求

    摘要: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具有重要地位。合同编包含3个分编,共526条,可以说是民法典分则各编中的“重头戏”。那么,合同编在填补现行相关法律空白方面有哪些新规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法典:完善合同制度回应社会需求

   期次:第7398期   

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制度,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具有重要地位。合同编包含3个分编,共526条,可以说是民法典分则各编中的“重头戏”。那么,合同编在填补现行相关法律空白方面有哪些新规定和亮点呢?

进一步规范网络交易

总体上说,合同编的很多规则都适用于网络交易,如格式条款、合同履行、违约责任等规则。除此之外,民法典还就网络交易中的特殊问题作出规定。一是明确了网络交易中的合同成立时间。民法典第491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一方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发布的商品或者服务信息符合要约条件的,对方选择该商品或者服务并提交订单成功时合同成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这就意味着,网络用户在网站上选择特定商品或服务并提交订单时,合同就成立,商家不得以没有存货等理由而取消订单,否则就构成违约,除非另有约定。二是就交付问题作出规定。民法典第512条规定:“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订立的电子合同的标的为交付商品并采用快递物流方式交付的,收货人的签收时间为交付时间??”这就意味着,在买家签收之前,商品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卖家承担,从而强化了对消费者的保护。

完善国家订货合同制度

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民法典完善了国家订货合同制度。民法典第494条第1款规定:“国家根据抢险救灾、疫情防控或者其他需要下达国家订货任务、指令性任务的,有关民事主体之间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合同。”据此,国家根据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需求下达订货任务、指令性任务的,有关民事主体负有订立合同的义务,并应当优先安排生产、供货,以保障公共利益。

增设情势变更制度

国际上普遍认可情势变更制度。在合同订立后,如果交易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基于诚信原则,法律应当允许当事人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以免对一方当事人过分不公平。为此,民法典第533条增加规定:“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例如,当事人签订了建筑承包合同,约定了完工验收的期限和违约金,但因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无法按期完工,这就构成情势变更。

禁止高利放贷

高利放贷是民间借贷领域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校园贷”“套路贷”等频发,高利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民法典第680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这是国家从法律层面上对高利贷作出禁止性规定,表明了国家鼓励人们投资实体经济,有利于推进公平放贷。何为高利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为民间借贷利息划出了“两限三区”,其中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因此,超过这一利率属于违法的利息之债即高利贷,法律不保护。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为合法利息之债;超过24%但未超过36%利率之间的,为自然利息之债,债务人可以自愿清偿,但债权人请求强制履行的,法院不予支持。

向霸座者说“不”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旅客霸座、霸铺等干扰交通运输正常秩序的问题,民法典细化了客运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民法典第815条第1款规定:“旅客应当按照有效客票记载的时间、班次和座位号乘坐。旅客无票乘坐、超程乘坐、越级乘坐或者持不符合减价条件的优惠客票乘坐的,应当补交票款,承运人可以按照规定加收票款;旅客不支付票款的,承运人可以拒绝运输。”据此,承运人有义务提醒旅客配合安全运输,旅客有义务按照客票指示入座,即便高铁一等座有空座位,也不能越级乘坐,否则应补交票款。

破解物业纠纷困局

针对物业服务领域的突出问题,民法典增加规定物业服务合同,并作出以下等规定:一是物业服务人公开作出的有利于业主的服务承诺,为物业服务合同的组成部分。二是业主享有知情权,物业服务人应定期报告服务信息,包括服务的事项、负责人员、质量要求、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履行情况,以及维修资金使用情况、业主共有部分的经营与收益情况等。三是物业服务人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这些规定强化了对业主的保护,为老百姓解决物业纠纷提供法律依据,从而为实现良好的社区治理奠定了基础。

(潘家永)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