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宿松县活跃着一群“60后”、“50后”乡贤,这些自诩“和事佬”的老人为当地的善治注入了新鲜的因子。2019年10月初,家住宿松县二郎镇的吴兴亚,为了生活方便,根据开发商的口头承诺,自行加盖了一间厨房。但是,厨房建好没几天,就因为违建被政府部门拆除。吴兴亚认为自己经济受到损失,要求开发商承担违约责任。如果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吴兴亚的诉求也许有商榷的地方。但在农村,这样的矛盾纠纷却非常多,如果不妥善调解,还有可能产生更大的纠纷。了解到情况以后,今年57岁的吴金波从中进行义务调解。吴金波的基层工作经验非常丰富,曾任村党支部书记、总支书记,还担任过县人民法院陪审员。现今,吴金波还是“金波调解工作室”首席调解员。经过调解,开发商自愿支付7600元给吴兴亚,双方达成调解。金波调解工作室,设立在镇综治中心,共有四名调解员,均是“60后”、“50后”的老同志。
2019年国庆节期间,一孕妇在宿松一乡镇卫生院分娩时母子双亡。当天下午,死者家属来了一批人要做“娘家人”,又哭又闹。冯跃、王永、陈群策等三位60多岁的老同志,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现场。“一直到凌晨2点多,终于做通家属的工作,同意将死者遗体转移到殡仪馆。”王永说:“医疗事故不同于交通事故,一是定责难,二是赔偿标准不明晰。”经过三天的努力,这起医患纠纷才得以调解。据了解,这三位老同志,是宿松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
自2014年7月1日成立以来,宿松县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和调解医疗纠纷289件,其中死亡纠纷74件。2018年5月,该委员会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韦玉柏 刘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