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丽的江城芜湖,活跃着这样一支特殊队伍——为了保障充足的血液供应,他们顶风冒雨、无怨无悔地常年奋战在采血第一线;为了保证临床患者的急救用血,他们24小时待命,随时保障临床患者的用血需求;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他们逆向而行,不惧生死地战斗在没有硝烟的战场。它就是获评“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状”称号的芜湖市中心血站。
近年来,芜湖市中心血站在省血液管理中心和市卫健委的领导下,在站党支部书记、站长明钰的带领下,全体职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有效保障了以临床用血需求和输血安全为重点的各项工作的开展,用爱心和汗水谱写出一曲曲激昂的乐章,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
自2015年开始,芜湖市血液采集量以每年近一吨的速度增长,采供血增长率居全省前列,不仅保障了芜湖市临床供应,还有力地支援了省内外其他城市,实现了建站36年来血液安全无事故的好成绩。芜湖市连续六次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市中心血站先后荣获安徽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芜湖市“五一劳动奖状”、芜湖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忠诚职守 当百姓安康的“守护神”
血站的日常工作,人们可能都知道。但具体每天做什么,很多人并不完全了解。献血保障充分吗?采血工作跟得上吗?血液安全吗?用血紧张时怎么解决?
市中心血站副站长、支部委员吴璟说:“血站工作不同于一般工作的紧急状态,我们一旦紧急,背后就是时间和生命的赛跑。临床每天都需要用血,作为‘后方’的我们,工作从来不分昼夜,没有节假日。”
芜湖市现在平均每天需要180多人的献血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为血液只能保存35天、血小板只能保存5天,所以每天不能采血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报废,少了临床用血就会告急。
为了确保临床用血,采供血服务科35名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医护人员,无论高温酷暑还是风雪严冬,常年奔波在城乡、企事业单位和高校的采血一线。
为了在早上8点赶到四县乡镇,采供血服务科的医护人员必须起早摸黑。尤其是在高校和乡镇团体大批量采血时,采供血服务科的医护人员从来不敢喝水,因为没有时间上厕所;下午一两点吃午饭是常有的事。正是他们,用一年365天的奔波为患者搭起了生命的桥梁。
“我最怕的是夜里响起的手机铃声。”这是明站长刚进血站时,曾经的老站长对她讲过的话。
“是的,一旦夜里站长的手机铃声响起,那一定是紧急抢救用血。”去年夏天的一个夜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弋矶山医院一位年轻的产妇胎盘前置急需A型RH阴性1200ML血液。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属珍贵的稀有血型。当时库存只有400ML,无法满足抢救的需要。血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将现有的400ML血液即刻发往医院;另一方面向附近的血站求援,然而却没有结果。这时采供血服务科立即通过稀有血型微信群和电话联系志愿者,并通知相关科室以最快的速度到岗。为了争取时间,采供血服务科医护人员驱车赶往一位稀有血型志愿者家中采血,检验科连夜加班检测血液标本,成分制备科同时进行血液的分离、制备和包装,各部门就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等合格的血液发往临床,天已经亮了。
每年像这样的突发紧急抢救用血有多频繁?没有人做过统计。但血站的每一个职工都习惯了24小时手机不关机、随时听候调令,已经形成有需要就上,不谈条件、不谈困难、不推诿的良好风气。
“血液安全关乎受血者的生命健康,稍有差错就会造成严重后果,必须在每一个环节上严把质量关。”市中心血站利用省血液信息化管理平台,掌握血液从登记、采集、检测、成分制备、出入库、运输、质量检查等所有信息记录,并运用血液管理软件对血液来源和去向进行追溯监督;加强实验室能力验证,推进检测能力现代化。同时不断深化临床输血质控中心的职能,坚持每年开展全市临床输血质量督导工作,定期对用血医院进行上门走访、调研,及时关注回应用血需求,不断提升服务的主动性、时效性。该站核酸检测实验室在全省率先通过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的验收;艾滋病实验室检测质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为了保证全市的用血需求,市中心血站不断加强和完善无偿献血招募体系建设,借力主流媒体,加强假日宣传,发动志愿者宣传。同时抓好无偿献血应急志愿者队伍、成分献血志愿者队伍和稀有血型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确保突发事件应急用血,并且推动无偿献血向农村延伸,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热血战“疫”做守护生命的逆行者
庚子之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无偿献血工作形势变得十分严峻,街头几乎无人,高校企业停工停课,血液采集工作即将面临停滞;但另一方面,临床用血需要持续供给,怎样保证临床用血需求?怎么能让献血者放心献血?新冠肺炎存在潜伏期,如何保障血液的安全……层层挑战摆在了芜湖市中心血站的面前。
困难吓不到经过一次次风雨考验的血站人。一声令下,大年三十上午,中心血站职工取消休假全部到岗。血站立即成立了由站长任组长、副站长任副组长、各科主任为成员的应急医疗救援分队,全体职工各司其职。
为献血者测量体温、征询、体检、初筛、采血、检验和制备成分,严格血液交接放行,做好后勤保障及献血宣传等。疫情之下,虽然工作危险、工作量更大,但血站所有职工都是更加努力地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为避免人群聚集,血站采取了预约献血机制,由大批量集中采血转为分时分段分流采血。1月27日,芜湖网上预约献血平台开通,24小时精准预约,错峰献血。市中心血站成为安徽省首个在新冠时期开通24小时网上预约献血的单位。
由于公交限行,许多市民无法外出。为保障无偿献血工作的正常运行,市中心血站在接到献血者预约后,立即着手安排车辆,党员干部带头,每天驱车奔波在市内各区、县、乡镇开展预约上门、移动采血服务。职工们常常是早上六七点钟出发,傍晚才能回到单位。累了,在车上打个盹;饿了,啃一口面包。面对许多市民踊跃到各点参加无偿献血,一线医护人员更是忙得没时间吃午饭。即便如此,他们总是用微笑掩饰疲惫,用最精湛的技术和最优质的服务回报每一位爱心人士。
受疫情影响,湖北省血液供应告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月15日,市中心血站接到省血液管理中心《关于支援湖北血液供应保障工作的通知》后,全体职工连续奋战,顶着与病毒“亲密接触”的风险,想方设法开展无偿献血招募采集。
特别是在准备采集新冠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的时候,倡议书刚发布,61名党员职工不惧风险,纷纷递交了请战书。同时血站及时与多部门联动配合,紧急对工作人员开展采集防护和操作流程的强化培训,成功完成了4例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浆采集工作,共采集血浆1200ML。
1月24日至3月15日,芜湖市共招募无偿献血者6038人,采集3989人次,其中全血1146200ML、机采血小板362个治疗量。不仅保障了芜湖市疫情期间的临床用血需求,还分五批驰援湖北红细胞悬液126800ML、血浆30000ML,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向湖北省紧急供血的任务。
不惧生死,逆向而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芜湖市中心血站的白衣天使们,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的神圣使命,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挥洒着满腔的热血和绚烂的青春。
以患者为中心,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近年来,芜湖市中心血站广大干部职工不忘服务人民生命健康之初心,牢记保障血液安全和供应之使命,立足本职、敬业奉献,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站在新起点,市中心血站全体职工决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努力为人民生命健康安全贡献更大的力量。(梁作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