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8-0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习近平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我国成功发射高分九号04星,搭载发射清华科学卫星。◆北京冬奥组委发布冬残奥会竞

  • 省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活动启动

    摘要:本报讯 8月5日,省总工会2020年“夏送清凉”慰问活动启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李明赴淮南市调研“跟着劳模去扶贫”活动开展情况,走访慰问抗洪一线群众和高温作业的一线职工,为他们

  • 53项市场轻微违法违规可免罚

    摘要:本报讯 打造“四最”营商环境,探索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容错机制。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出台《市场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对涉及市场监管领域的53项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做出免罚规定,为各

  • 传达学习贯彻全总主席团会议精神

    摘要:本报讯 8月3日上午,省总工会召开主席会议,传达学习全总十七届七次主席团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李明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发成等领导出

  • 专场招聘会稳就业

    摘要:8月5日,求职者在阜阳市专场招聘会上与用工企业工作人员面对面洽谈。当日,阜阳市人力资源市场“周三”专场招聘会举行,吸引许多求职者前来应聘,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当天共有32家单位参加,提供用工岗位2

  • 梨园丰收助力扶贫就业

    摘要:眼下正值黄花梨丰收季节,8月6日上午,在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千亩梨园基地,贫困户祁龙珍和镇、村党员干部帮扶小分队,走进梨园帮助梨农采果、运果、包装等,同时积极帮助梨农牵线搭桥,拓宽销售渠道,实现贫困户

  • 老渔民变身“上班族”

    摘要:早上8时,37岁的“护鱼员”余海祥与队友们刚刚结束了整夜的水上巡逻。眯了一小会,就开始为下一轮班次做准备。“必须站好岗,不能让非法偷捕者得逞。”家住安庆市大观区袁柏新村的余海祥说,每每想到这,身上就有

  • 莫让“高温限工令”“看上去很美”

    摘要:近期,我省各地热浪袭人。连续高温天气下户外作业面临考验,不少地市发布高温限工令:气温超过37℃限时户外作业,即温度最高的12-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高温限工令”并非某个地区独创,作为一项法规制度,

  • 向安徽拨付3亿元救灾资金支持分洪区救灾工作

    摘要: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刘夏村)记者5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日前,财政部、应急管理部根据地方请求,紧急向安徽省拨付3亿元中央救灾资金,支持帮助分洪区做好群众安置救助和灾后民房恢复重建等救灾工作。此外,

放大 缩小 默认

莫让“高温限工令”“看上去很美”

   期次:第7409期   作者:□艾才国

近期,我省各地热浪袭人。连续高温天气下户外作业面临考验,不少地市发布高温限工令:气温超过37℃限时户外作业,即温度最高的12-15时不得安排室外作业。

“高温限工令”并非某个地区独创,作为一项法规制度,早在2012年7月,国家四部委就联合出台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要求: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地市级以上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发布的预报气温,调整作业时间,这也就是对“高温限工”作了政策规定。然而,从执行情况看,效果并不好:有的借口赶进度、抢时间,不愿落实“高温限工令”;有的以发放“高温补贴”代替“高温限工”;有的只在中午时段利用午餐时间“意思”那么一下……“高温限工令”沦为了纸上福利,只是“看上去很美”。究其原因:一是用人单位思想认识有偏差,对员工工作环境关心不够;二是缺乏监督,或者是根本就没有监督。

研究表明,气温超过35℃户外作业,会改变人的一系列生理机能,超过人的承受范围且不做任何防护措施时,极易产生病变危及人体健康,此外,高温下户外作业引发施工者恶心、头晕、中暑、呕吐等,极易引发安全生产事故。

规章再好,不落到实处就是“白条”;这令那令,不遵照执行就是“假令”。“高温限工令”作为保障劳动者权利的必要措施,只有落到实处,关心、关爱高温下户外作业的劳动者才不是一句空话。对此,要抓好宣传,让户外作业的劳动者明白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用人单位和企业要自觉服从高温下户外作业有关用工要求,自觉执行“高温限工令”;工会、安全生产、劳动监察等部门要加强巡查检查,共同推动“高温限工令”落地生根。

关爱每一位员工,是企业发展根本。让我们从落实“高温限工令”开始,把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高高举过头顶。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