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8-1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图片新闻

    摘要:

  • 桑间荞麦满芳洲

    摘要:“红秆子绿叶,开的是白花,结的是黑籽,磨的是白粉,做的是黑粑。”实在让人难以想象,荞麦这种其貌不扬的草本植物,竟然会神奇地将四种颜色聚于一身,并且还被躬耕而作的父老乡亲供奉为“救命的口粮”。荞麦别名乌

  • 伏天也是福气天

    摘要:小时候奶奶常常说,伏天出生的孩子有福气,我一直深信不疑,因为我就出生在伏天里。入伏以后,夏天就开启烧烤模式,释放出全部的热情。很多人都想着法子避暑,甚至诅咒炙热的夏天。他们不懂得夏天,所以无法享受夏天

  • 乐当“鸟叔”的日子

    摘要:说来也巧,武汉“解封”当日,一对珠颈斑鸠选择了与我们家比邻而居,繁殖后代。不速之客的到来,孙娃们无不为之雀跃。其实,去年也有一对斑鸠夫妻将爱巢筑到了家门口,也许是初为鸠父鸠母,经验欠缺,新家本来是建在

  • 哈下腰就是态度

    摘要:“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雄伟的高炉奔流着铁水,挥汗如雨的炉前工正在忙碌地劳作着。在深山里的一座炼铁厂冶炼工作现场,走来了七八个人,正在例行“联检”。检查组一行最后来到了原料作业区,就听见皮带运输机

  • 一双儿女在护堤

    摘要:暴雨不停地下已经多长时间了?城市居家之人没啥概念。除了感觉生活上的不方便之外,一切仍是安好。只有从各种媒体中,才得知暴雨带来的洪水,给长江中下游地区所造成的伤害有多深。从朋友圈里得知,我的故乡练潭圩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伏天也是福气天

   期次:第7410期   作者:□赵自力

小时候奶奶常常说,伏天出生的孩子有福气,我一直深信不疑,因为我就出生在伏天里。

入伏以后,夏天就开启烧烤模式,释放出全部的热情。很多人都想着法子避暑,甚至诅咒炙热的夏天。他们不懂得夏天,所以无法享受夏天的福气。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每个炎热的夏天,都是跟奶奶度过的。有次夏夜乘凉,奶奶问我们是否喜欢夏天。我们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没有哪个喜欢夏天,因为太热了,热得我们全身都长满了痱子,让人受不了。奶奶却说,天气越热,庄稼长得越快。那山后的玉米,能在三伏天一夜蹿出一大截来。奶奶还告诉我们,“不热不冷,不成年景”。意思是如果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那年的年景就不好。

是的,三伏天庄稼迎来了生命的旺季。小暑大暑,上蒸下煮,而这时候庄稼长得最快。特别是高温下来一场及时雨,庄稼疯长。水稻几天时间就能吐穗,苞谷更是几天不见就大变样,西瓜像喝了水似的迅速膨胀,丝瓜藤蔓一夜能蹿出一尺来长。那些快速长大的果实,总是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惊喜。难怪奶奶常说,“人在屋里热得燥,稻在田里哈哈笑”。万物在三伏天快速生长,赶在秋天来临前结籽,这不正是伏天带给人们的福气吗?

念着伏天的好,开始慢慢适应并喜欢伏天的热了。我们常常在蝉鸣声里去游泳,在稻花香里捉青蛙,在阵阵热浪中摘西瓜,伏天给了我们一身的汗水,我们却浑然不知,真是少年不知热滋味。

参加工作后,我不喜欢在空调房里待着,那人造的冷风让人消受不了。我喜欢在伏天的早晨去漫步,走上几圈出一身的汗,汗水肆意流淌,带走一身的热量,那种感觉真爽。然后静坐家中,喝喝茶,或者读读书,竟然也没感觉到那么热,大概是心静自然凉吧。伏天的夜晚,我常常带着孩子去捉萤火虫,去听蝉鸣,陪伴着孩子度过多彩的夏日。

伏天最好听的是雨声。没有什么征兆,说来就来,噼里啪啦打在屋檐上。那急促的雨点,挟裹着暑气而来,热情地敲打着千家万户的窗户。人们纷纷跑到阳台,看那雨点匆匆而来的身影,感受着那阵阵凉意。我不禁想起了奶奶说的“伏天多雨,囤里多米”的谚语。

伏天也是福天,是大自然恩赐给人类的福气,好好珍惜!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