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1-0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图片新闻

    摘要:

  • 浮翠流丹秀新绿满目青山如画屏

    摘要:点上绿色成景,线上绿色成荫,面上绿色成片。从安庆跨过长江踏入东至县境内,沿着206国道向前20公里,映入眼帘的便是满目的青山,连绵的苍翠林木,山清水秀,鸟鸣山涧……这就是东至县金寺山林场。东至县金寺山

  • 这一年,那些事

    摘要:2019年,我带着大量的新闻报道任务走遍了中铁四局建筑公司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工程项目,看到了一线建设者最真实的工作生活,听到了一个个让人不禁流泪的感人故事,敬佩之心油然而起。“继台风加班、地震加班,项目

  • 赤道高原上的奋斗者

    摘要:2019年10月1日国庆节当天,我来到了万里之外的中非国家刚果(金),开始新一轮项目的设备调试工作。我这次前往的工作地,座落在一片灌木丛生的红土地上。华友钴业CDM公司在卢本巴希市建立的鲁库尼湿法3万

  • 平凡而出彩的“合辆人”

    摘要:2020年春运大幕即将拉开。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合肥车辆段,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从2019年岁末起,就在为确保春运安全而忙碌着——“双铁老外”(铁路双职工,常年跑车在外的戏称)刘耀和于静夫妇。夫妻两

  • 图片新闻

    摘要:编前语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常年坚守岗位,默默奉献。他们都是平凡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也是为了幸福而奋斗的勇敢追梦人。世界因他们而精彩,生活因他们而美好。他们的凡人善举温暖着你和我

  • 徒手擎起生命的朝阳

    摘要:2019年初秋的这天实属寻常,但对于铜陵新桥矿运输工区矿石漏斗操作工汪铜生而言,则极为不同了。这天早晨,汪铜生和往常一样,顺利地搭乘罐笼,来到他所负责的井下层面震动漏斗边,打算开始一天的工作。趁着装运

放大 缩小 默认

徒手擎起生命的朝阳

   期次:第7280期   

2019年初秋的这天实属寻常,但对于铜陵新桥矿运输工区矿石漏斗操作工汪铜生而言,则极为不同了。

这天早晨,汪铜生和往常一样,顺利地搭乘罐笼,来到他所负责的井下层面震动漏斗边,打算开始一天的工作。

趁着装运矿石的电车尚未来到之际,汪铜生便开始着手清理轨道边、工作面上的碎石和垃圾。不大一会儿,电车过来了,铲运机也已将矿石铲入震动漏斗,他便如常摁动电钮,让漏斗里的矿石尽数滑落。如此往复,汪铜生完成了三趟矿石投放,并顺利让电车运走。可在第四次摁下电钮时,震动漏斗忽然发出一声巨响,矿石瞬间全部抖落。他暗叫不妙,这可不是正常的矿石投放!

汪铜生仅一闪念,他整个人就被矿石掩埋了!闻听异响,硐室里的班组长徐明第一个奔出来。紧随其后的刘国发、张涛等数位工友,也都飞奔出来。就在漏斗满溢之处,徐明大吼:

“出事了,救人,快!”张涛火速取来洋镐铁锹等工具,分发到大伙手上。此时,刘国发稍一犹豫,便果断扔下洋镐:

“这样挖会伤到人的,可不能蛮干!”班组长徐明是个临危不乱的人,他接过刘国发的话头下令道:“老刘说得对,把这些铁家伙都扔了,哥几个,咱用手挖,快!”徐明一语刚出,工友们立刻匍匐于地,徒手翻挖起来。想要挖开这被泥砂浆粘牢且像一个小山包似的矿石堆,谈何容易!工友们赤手空拳,拼着命地翻挖着,双手都破皮了,鲜血染红了石头,大家依然没命地挖着。调度硐室里的领导闻讯也飞奔出来,参与营救。

约莫上午 10 时,经过 1 个多小时的营救,大家终于把尚有气息的汪铜生挖了出来。但汪铜生并未脱离生命危险。于是,调度开始连线地表,联系车辆和担架。可时间就是生命,徐明一声大喝:“快,把他驮到我背上来!”就这样,大家轮番背着汪铜生,往井口飞奔,把他送上了罐

笼。望着罐笼徐徐上升,刘国发忽然挥动着他正在滴血的手嚷道:“不行,我们得一块去,如果老汪需要输血啥的,咱也能助一臂之力啊!”这时,调度领导则表示,献不献血的再议,大家也确实需要到医院去处理一下伤口。

医院抢救室外,拼命且劳累了一上午的工友们,横七竖八地躺在走廊的长凳上。岂料,这一等竟到了翌日早间。清晨,徐明在朦胧中被人摇醒,医生握着他的手道:

“恭喜你们啊,你们的工友已经没事啦!”

经过一夜手术,老汪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征得医生同意后,大家蹑手蹑脚走进病房。望着朝夕相处现又生死与共的工友,汪铜生脸上挂着笑意,却泪水奔流,竟文绉绉道:

“此番劫后余生,多亏兄弟们以命相救啊!”

此时,东方的太阳已经升起,工友们一起上前,拥住了病床上的老汪……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