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8-1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八佰》定档8月21日《花木兰》官宣“院转网”

    摘要:《花木兰》剧照本报讯 由管虎执导的电影力作《八佰》,一再延期后,现已定档8月21日在国内院线上映,有业内人士预估,该片有望冲击15亿元以上票房。而《花木兰》将放弃在北美院线正常上映,改成9月

  • 天长:百场宣讲进工地进企业

    摘要:宣讲活动现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今天,天长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平方公里多扩大到45平方公里,足足增长了40多倍。无论是道路桥梁、高楼大厦还是公园绿地、小区学校,都离不开我们建筑工人的辛勤付出,大家都

  • 独具特色的戏曲文化“土特产”

    摘要:在距离市区南近10公里处的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活跃着一个深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戏曲文艺团体——谯城区景英花鼓剧团,该剧团主要表演的曲艺内容为花鼓戏。2019年,亳州花鼓戏凭借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入选该市第

  • 潘二矿井下多媒体播放系统投用

    摘要:“在井下看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片,还真是和地面看感觉不一样”,“忙了一班,上井之前还能在井下看上一段电视,感觉真不错”……淮河能源控股集团煤业分公司潘二矿在井下候罐大厅建成投用的井下多媒体播放系统,获得职

  • 携手央视“喜上加喜”

    摘要:8月6日,央视综艺频道《喜上加喜》录制活动在界首高铁南站广场上演。在高温天里,近4个小时的录制也没能挡住观众们的热情,现场互动热闹喜庆。图为界首民间艺术家为节目嘉宾送上非遗作品。王海涛/摄

  • 中超:鲁能阻击恒大苏宁连胜登顶

    摘要:新华社大连8月9日电  9日,2020中超联赛第一阶段大连赛区第四轮比赛中,已经两轮不胜的山东鲁能以1:0战胜此前保持全胜的广州恒大。稍晚的比赛中,江苏苏宁以2:0战胜广州富力,不

  • 职工艺术团合唱队“集训”

    摘要:“呼气,抬上牙床、抬笑肌、抬眉毛,保留气息……”台上老师边讲解边示范,台下的“艺术生”专心听讲,认真跟学。肥西县职工艺术团合唱队于近日进行的“集训”,正式拉开了该艺术团队排演的帷幕,后期还将聘请专业老

  • 首届职工读书节征文赛颁奖

    摘要:本报讯 日前,蚌埠市怀远县总工会举办首届“职工读书节”征文比赛颁奖仪式暨读书分享会,县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刘新水主持会议并讲话,县直各单位工会主席及嘉宾共8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对获得首届“

  • 国内首部矿难救援题材电影在铜开机

    摘要:本报讯 8月7日上午,国内首部矿难救援题材电影《直到最后一刻》在铜陵市义安区犁桥举行开机仪式。该影片讲述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政府和救援队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不抛弃、不言弃、不放弃,将几十

  • 安徽省暨合肥市2020“全民健身日”主题系列活动启动

    摘要:本报讯 8月8日上午,由省体育局和合肥市全民健身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安徽省暨合肥市2020年“全民健身日”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合肥经开区南艳湖体育公园举行。当天的仪式上,2020年安徽省全民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省暨合肥市2020“全民健身日”主题系列活动启动

   期次:第7411期   

本报讯  8月8日上午,由省体育局和合肥市全民健身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安徽省暨合肥市2020年“全民健身日”主题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合肥经开区南艳湖体育公园举行。

当天的仪式上,2020年安徽省全民健身线上徒步赛也同时启动。据合肥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相较往年,今年的“全民健身日”主题系列活动时间更长,将持续至11月底,其间将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动。

整个8月份,合肥市13个县(市)区、开发区以及各乡镇、街道的全民健身活动将陆续开展超过50场,10余万市民直接参与到这场健身热潮中来。

据了解,8月7日上午,合肥市暨瑶海区全民健身日主题系列活动在瑶海区全民健身中心举办。活动现场,来自合肥市各区的8支展演队伍400余名健身爱好者,分别展示了太极拳、太极拳剑、柔力球、健身秧歌、广场操舞等具有各地特色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主会场周边还设立了体育彩票体验区、国民体质监测区等活动区域,向群众免费提供体质测试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8月8日,合肥市免费向市民开放109家公共和社会体育场馆,“全民健身季”健身优惠券也在当天正式启动,通过“运动合肥”平台向市民派发。筋膜枪、游泳卡、健身套装、马拉松纪念T恤、健身器材……8个奖项37类1800余份精美奖品发放至合肥市民手中,极大地提高了合肥市民参与全民健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统计,合肥市民健身补贴项目自6月1日实施以来,共有277家各类体育场馆入驻参与活动,完成了23.6万张的消费券发放,累计核销380余万元,惠及18余万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市民体育消费,提振体育场馆复工复产的信心。(本报记者  万慧玲)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