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浙江电信推进工会小组长标准化建设,让工会服务职工的触角渗透到每一个末梢。3年来,开展“五必访、五必贺”10多万人次;组织基层兴趣小组活动1.3万余次,职工对工会的满意度达到96%。
工作有目标,考核有标准,这是浙江电信工会重视工会小组长作用的最大特色和亮点。从2016年开始,电信工会进行了制度规范,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会小组建设的通知》明确:从组织、定位、培训、激励、服务等5个环节,建立工会小组长标准。
工会小组长处于职工群众从事生产经营、改革实践和建设文明的前沿阵地,是基层工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因此,加强工会小组的建设,发挥好工会小组长的作用,是增强基层工会活力的重要一环。
目前,在一些地方和企业,工会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离职工群众的倾向,较为明显的就是上级工会忙忙碌碌,工会小组名存实亡。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就得像浙江电信工会那样,必须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进行变革。随着社会生活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工会组织仅靠大规模的形式开展各项活动,是难以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要的。在这样的态势面前,必须强化工会小组长的作用,依据标准,每年评出优秀工会小组长,在物质奖励的同时,列入企业荣誉激励体系,以此推动和促进工会工作。
现实中,有些工会小组长常有一句口头禅:工会小组长无非是发发福利、收缴会费,之外就没有事了,“花头”不大。有的甚至说:“很多工作班组长做了,工会小组长可有可无。”工会小组是基层的基础。而这个基础的“头”就是工会小组长。当工会小组长,不是没“花头”,而是“花头”很大。因为班组长要抓生产经营,要处理日常工作,那么民主管理,思想动态、文体活动、家园文化等担子就应该由工会小组长来挑,而且担子不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会小组长的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基层工会的活力。
实践证明,实现了工会小组长标准化建设,把工会小组都建设成为文明的团结的充满生机的群体,才能充分发挥每一个职工的主人翁作用,使基层工会找到充满活力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