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餐饮业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达38%,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相当于2亿人的口粮。
《资治通鉴》云:“俭约,所以彰其美也。”苏轼感慨:“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在当下,尽管物质需求日渐丰盈,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勤俭节约仍然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也不可丢;而“光盘行动”,就是对这一传统美德的最好实践。
既然是美德,首先要破除“面子文化”。中国是个重情义的国家,“来而不往非礼也”的意识根深蒂固,在人际交往的觥筹交错里,在亲朋好友的欢聚小酌中,总觉得点菜必须满桌才“够排场”,消费必须高档才“够意思”,甚至认为打包很“跌份儿”……在“面子文化”的驱使下,“吃什么”成了身份的象征,“点多少”有了攀比的意味,长此以往,只能助长奢靡铺张的不良风气,进而滑向过度虚荣的误区,既浪费自己的钱财,更浪费大众的粮食。
既然是美德,其次要倡导“绿色低碳”。作为绿色低碳餐饮实施的直接对象,顾客的消费理念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餐饮企业进行合理地引导,鼓励理性消费、适度消费、科学消费。餐饮企业可以积极研发养生、绿色的饮食菜品,提倡少吃荤多吃素的低碳饮食,从宣传强健体魄、预防疾病、减缓衰老等多种益处着手,间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关部门还可借助市场化手段和“互联网+”理念,引导餐馆饭店主动开展“数字光盘行动”,帮助他们通过分析客单大数据、优化供应链,减少采购、物流、储存等环节的浪费。
既然是美德,再次要加强“刚性约束”。“光盘行动”当前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使得“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大有改观,不过仅仅满足于此还远远不够,必须将制度的“手”与监督的“眼”有机结合,因此建立与完善长效的监管机制迫在眉睫。如果能够让制度“动”起来、执行“硬”起来、惩戒“强”起来,人人都成为“光盘行动”的倡导者、践行者、监督者,相信早日就会形成不想浪费、不能浪费、不敢浪费的社会风气。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三餐之盘,定要一干二净。”诸君,我看你“光盘”的样子,真的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