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9-08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愿你像十二年前一样平安归来

    摘要:刘颖,重庆姑娘,中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护士。陈志昊,合肥小伙,合肥市公安局交警。12年前,他们从不同的方向,同时奔赴汶川救灾战场。在救灾中,他们相遇相识相爱,并在合肥组建了家庭。12年后,她主动

  • 创新助力提质增效

    摘要: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了2019年度煤炭企业优秀“五小”创新成果评选结果,中煤新集口孜东矿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的好成绩。今年上半年,该矿升级打造“大师工作室”创建平台,完成“五

  • 免费“送技能”受欢迎

    摘要:本报讯近日,无为市职工(农民工)中式烹调师、家政服务培训班先后开班,受到因疫情、水灾影响的职工、农民工以及建档困难职工的欢迎。为做好培训工作,无为市总工会主动与人社部门对接,选择有一定培训经验和资质的

  • 合肥公交助学子圆梦

    摘要:9月4日上午,合肥公交集团2020年度“金秋助学”仪式隆重举行。集团领导班子、学生和家长代表、基层单位职工代表约1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今年,合肥公交集团在资金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仍坚持帮助167名大学生

  • “民生帮扶就是我们家的避风港”

    摘要:“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黟县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小刘拿起电话,传来一女人悲泣的求助声,“县工会吗?我是困难职工余英(化名),以前因骑电瓶车意外摔倒致残腿,前几天再次骨折,现在市人民医院准备做

  • “十八坑”变身“幸福路”

    摘要:怀远县常坟镇镇南新村的村民,再也不用为村里那条坑洼不平的路而烦恼了。前不久,由蚌埠市总工会捐资援建的镇南新村“幸福路”正式通车。“这条路以前坑洼不平,一百多米的路满是坑,车走在上面颠一路。”通车那天,

  • 开展集中攻坚行动确保解困脱困见效

    摘要:9月4日,芜湖市总工会召开全市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集中攻坚暨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工作推进会,对标全总、省总确定的“一个总体目标,两项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对照评估清单逐项逐条抓整改、补短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生帮扶就是我们家的避风港”

   期次:第7431期   

“叮铃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黟县帮扶中心工作人员小刘拿起电话,传来一女人悲泣的求助声,“县工会吗?我是困难职工余英(化名),以前因骑电瓶车意外摔倒致残腿,前几天再次骨折,现在市人民医院准备做手术……家里也没多少积蓄,手术费大部分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哽咽的声音里,对多灾多难生活充斥着无助。小刘一边记录着来电内容,一边安抚着,让她宽心治疗养伤。

来电求助的余英,是今年新建档的下岗困难女职工。1997年,一场车祸造成她左腿粉碎性骨折,留下了终身残疾。2002年,余英与丈夫罗昌(化名)相遇相知相爱并结为连理,当年喜得一子。罗昌是一名木匠,为人勤快又本份,在他细心的照顾下,一家三口甚是开心快乐。由于日夜劳累,2011年罗昌被诊断为腰间盘突出,从此无法从事重体力活,夫妇俩靠着勤俭度日,小日子也算过得安稳。2014年,厄运再次降临这个原本就苦难的家庭,儿子的身体出现了问题,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诊断为慢性肾脏病Ⅲ期。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夫妇俩精神几近崩溃,但再苦再难也要救治孩子,至2019年以来,经多次入院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但医疗个人自付费用近2万元,并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定期复查、注意饮食,控制病情,后期的费用也甚是可观,精神与经济的双重压力,严重透支了这个苦难的家庭。

就在她们遭受重重不幸时,社区、工会组织及时伸出援手,积极为其成功申请了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和困难职工帮扶生活救助,协助她办理了残疾证和小孩的慢性病证。2018年,小孩入读县职业高中,学校考虑到家庭的实际情况,免费提供一间宿舍供其陪读照顾饮食等等……各部门联动,全力帮助其渡过难关。

此次,县帮扶中心在接到余英求助电话后,及时上门了解事故情况,第一时间收集审核申报材料,将其纳入困难职工医疗救助帮扶范畴。她的小孩就读职高,成绩优良也同时被纳入困难职工子女助学帮扶,仅今年全年可获得工会帮扶救助金达1.1万余元。这大大缓解了余英一家的燃眉之急。“民生帮扶就是我们家的避风港,一次次遭遇困难,一次次救助帮扶,让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温暖。在我心里,这不只是经济补贴,更是党和政府、工会组织对我们的关爱,就像一缕阳光照耀着我并赋予我生活的希望。我会好好培养小孩,让他努力学习,将来用所学知识自食其力,永怀感恩之心回馈社会。”柱着拐杖的余英对前来慰问的县总工会党组书记一行说着发自内心的感恩和感谢的话。

(童巧爱)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