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9-24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各市行风建设成效掠影

    摘要:特色展示环节:选手进行角色扮演选手在商讨答题合肥增加服务供给,人社服务更便捷。配备咨询员80名,有效解决“热线难打”的问题;在全市102家银行网点全面启动社保卡即制卡服务,实现群众办理社保卡“立等可取

  • 练兵比武强技能人社服务树新风

    摘要:9月17日至18日,江城芜湖凉意渐浓。而会场内,全省人社系统窗口单位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总决赛鸣锣开战,全省16个市共17支代表队85名选手同台竞技,气氛热烈。“实战演练”和“群雄逐鹿”等环节更是将气氛推

放大 缩小 默认

各市行风建设成效掠影

   期次:第7443期   

特色展示环节:选手进行角色扮演

选手在商讨答题


合肥

增加服务供给,人社服务更便捷。配备咨询员80名,有效解决“热线难打”的问题;在全市102家银行网点全面启动社保卡即制卡服务,实现群众办理社保卡“立等可取”;开展服务流程再造,压缩办理时限超过70%,减少证明材料超过50%。

运用互联网+思维,人社服务更智慧。完成金保工程软件系统升级改造,实现四县一市人社信息系统首次并网运营,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共享交换体系。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快办行动,网上业务办理超过90%。

强化自身建设,人社服务更规范。开展全市人社系统第二届优质服务窗口和优秀服务之星推荐命名活动,引导干部职工对照先进找差距。

淮北

政务服务全面提升。全面推行线下实体网点服务与线上互联网服务深度融合,在安徽政务服务网淮北分厅打造“人社便民服务店”;持续压缩办事时间,事项办理时间压缩61.7%;深入开展“减证便民”,取消申请材料172项。

练兵比武持续推进。动员全市人社系统干部职工全员参与岗位大练兵,并坚持“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提升业务知识水平,注册率达100%。

行风作风不断优化。细化了“六个问题”专项整改、系统内互评互学、窗口单位明察暗访三项活动方案。聘请4名政风行风社会监督员并抽调专人成立明察暗访小组。

亳州

保就业,精准发力助复工。主动与长三角区域26个城市签订“员工返程返岗复工协同联动协议”,建立健康互认机制,帮助130万劳动者实现返程返岗就业,其中政府组织发送包车2200台次,“送工上岗”8万多人。优服务,网上办事更便捷。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53.3%,压缩办事时限近60%。拓展网上办事事项,227项人社业务纳入网上办事,上半年受理网上办事4.3万件。

改作风,明察暗访提效率。深入基层开展人社业务、行风建设走访调研活动,2020年以来,开展调研20次,走访调研乡镇80个,督促县区整改各类人社及行风建设问题86个。

宿州

提升工作技能,全员参与练兵比武。全员踊跃注册,参加“日日学、周周练、月月比”活动。各县区人社系统参与岗位练兵已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前后台、编制内外人员全覆盖。发挥人社作用,推动抗疫复工复产。疫情期间,市人社局通过实行重点企业包保制度、搭建线上招聘平台等方式,帮助本地企业复工复产;通过点对点“送工上岗”、开发十二类公益性岗位等方式,促进劳动者返岗就业。

优化人社服务,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通过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所有事项“简便办”,推动材料齐全一次受理、关联事项一次办理、更多事项网上办理。

蚌埠

实施智慧人社,方便群众办事。去年10月,启动人社档案数字化工程,即将实现养老退休网上审批和服务对象查阅档案“最多跑一次”。将灵活就业人员部分社保业务和社会保障卡业务下放到社区,打造“20分钟社保服务圈”。实现参保信息、业务经办、养老金资格认证手掌上办理。

开展明察暗访,持续整顿作风。结合“六个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组建多个督查小组,开展全市人社系统窗口单位明察暗访。

持续减证便民,实现事项快办。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标准化梳理,再造办理流程,缩短办理时限,两年减少申请材料60.4%。

阜阳

全员练兵强能力。4000余名人社干部通过练兵比武活动深入学政策、钻业务、练技能、强服务。社保服务窗口被人社部授予“全国优质服务窗口”荣誉称号。

畅通渠道提效率。210余个银行网点合作办理社保卡业务,推进市本级人社服务事项进驻市民中心,实行集中办理和综合柜员制,实现人社政

务服务事项一窗通办。开展“网上办”“电话办”“邮寄办”等不见面办事服务,124项服务事项全程网办,39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时办。

狠抓行风优服务。专技、职建、事业、工资等业务科室赴企事业单位开展上门服务。持续开展“百名科长考评”、六个问题专项整改等12项行风建设活动。

淮南

推广“互联网+人社服务”,引导群众“网上办”。开发社会保险经办“核三”系统,全市社保服务减少证明资料和办事环节十多项。深入各类企业开展网上经办培训,全市1300多家企业实现了网上办理社保。

着力推行社保业务下沉,方便群众“就近办”。积极探索让群众方便办、就近办的业务经办模式,加强县区、乡镇经办平台建设,加强各区经办人员全方位业务培训。

实行业务综合受理,实现业务“一窗办”。对市政务服务大厅人社窗口进行整合,打破社会保险征缴、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等业务种类限制,对4个中心20多名工作人员推行“一窗通办”,不再区分业务种类。

滁州

健全完善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建立完善窗口服务相关制度规范23项,编制行政许可服务规程,全面实行“五制”“四公开”“三亮明”。服务大厅实行负责人值班巡查制度。

聚焦减证便民,提升服务品质。通过“两集中,两到位”和流程再造,实行“一窗分类受理、科室并联服务”;224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安徽政务服务网”,实现了政务服务“一张网”。

建立评价机制,狠抓督促整改。在政务服务窗口配置了“好差评”评价器和场景监控器,实现服务过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控。市局行风建设检查督导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对人社服务窗口作风建设情况进行随机暗访。

六安

制度上先行,整肃政风行风。完善制度,印发窗口服务规范、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现场值守制度等文件,规范窗口服务,并纳入考核。考评结合,在对各级人社部门、局属各单位、人社窗口的政风行风评议工作中,更紧密地与日常监督巡查结合起来。

学习上坚持,夯实队伍基础。营造以比促练、以考促学的浓厚学习氛围,选拔出一批业务能力精、综合素质突出的人社业务尖兵。

服务上优化,赢取抗“疫”胜利。六安人社积极推进复工复产政策落地,以阶段性社会保险费减免为例,人社与税务部门协同开通退费绿色通道,后台调取数据直接退费至企业账户。

马鞍山

规范服务提素质。持续开展“微笑服务·真情为民”主题活动,严格执行“微笑服务”10项要求,规范落实行为准则和文明用语,广泛开展党员示范岗、红旗窗口等创建评选活动。

减证便民求实效。积极开展“清事项、减材料、压时限”行动,全面精简流程,取缔减少证明,缩短办理时限;持续推进“互联网+人社”,优化升级金保工程系统,深入对接政务服务平台,不断拓展“网上办事”功能。

完善制度严督导。修订完善责任追究办法等规定,严格执行“六制”“四公开”“三亮明”等制度,组织督查组常态化对市社保、人才服务大厅和区县服务大厅行风建设情况进行明察暗访。

芜湖

坚持重需求、抓引领,奏响“时代强音”。全面升级“芜湖智慧人社”APP、推广自助服务终端、“便民宝”等掌上智能服务。建设全市“人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开展全国第三代社保卡惠民服务一卡通试点工作。

坚持抓规范、强队伍,打造“优质品牌”。在服务大厅窗口设立“值班长”岗位,窗口工作人员实行错时午休;实施周末便民服务试点工作,实现线上预约、线下值班,24小时不打烊。

坚持转作风、提效能,强化“责任担当”。在服务大厅配备电子评价器,对接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畅通投诉举报渠道,试行12333投诉举报专线;聘用社会“监督员”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

宣城

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开展“三练三比”活动,建立人社窗口科长带班和轮岗锻炼制度。试行人事考试告知承诺制,1万余名考生受益,减少证明材料3万份。实行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劳动用工登记“三口合一”。社保卡办理由60天压缩到10分钟。

全面转变服务方式。建立“三减四免五办”服务机制,审批申请材料数由311件缩减少为194件。推行“免填单、免申请、免材料、免跑腿”四免服务,220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

全面推进服务改革。在全省率先启动“人社服务快办行动”。25个高频服务事项在规定办理时限基础上提速50%。实现“申领社会保障卡”

“高校毕业生就业”2个“一件事”打包办。

铜陵

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疫情防控期间,通过开展“线上办”、“预约办”、“电话办”等方式保障“服务群众不掉线、人社服务不打折”。自2月以来,通过线上办结200余件,预约服务500余人次,每日接待电话咨询约80件。

开通网上缴费通道。市社保中心牵头开通试运行“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费”微信缴费功能,实现了社会保险费缴纳“掌中办”“及时办”。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研究制定《关于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的通知》,采用“一次不用跑”服务,将减免的社保费以“现金红包”的形式直接退还至企业账户,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6月,共减免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约2.7亿元。

池州

抓学习强本领,提升队伍素质。制定集中学习制度,创新“每日一刻钟”、青年沙龙等形式,扎实开展“抓党建、钻业务、强本领”活动,提高干部职工政治素质和综合业务素质。

抓载体强实效,提升服务质量。就业大市场、社保卡视频调度中心、标准化仲裁庭等重点项目建设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实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刷脸”认证,电子社保卡扫码购药功能。

抓基础强保障,提升效率效益。大力推进人社“快办行动”,梳理细化“打包事项”,全局22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上线运行,累计取消证明资料369项,“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93%。

安庆

以强化练兵比武为抓手,推动服务能力提升。全市人社系统1200多名干部职工踊跃参加练兵比武,掀起了全市上下学政策、练技能、强服务的热潮。

以推行窗口改革为契机,带动服务制度建设。所有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所有服务事项办事流程、办理材料、办理时限、收费情况四项内容全部实现省内最优,实现“最多跑一次”。

以实现信息共享为杠杆,撬动服务方式转变。积极协调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实现部门间信息资源动态实时共享;在安徽省政务服务平台安庆分厅和“皖事通”APP上开发应用了40多项全程网办服务项目和网办服务接口,大力推行不见面服务。

黄山

聚焦减证便民惠企,全面提升服务效能。209项人社政务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最多跑一次范畴,政务服务事项申报材料减少62.4%,全面实现就业失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和劳动用工备案统一登记、一窗办理。

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开展2020年黄山市大学生就业指导空中宣讲会,创新做好“职等你来、就在黄山”人才招聘融媒体直播。输送返岗农民工2000余人。

聚焦自身队伍建设,强化为民服务能力。广泛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做到全市人社系统各级各类人员在线注册和参学练兵全覆盖。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