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0-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习近平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向深圳莲花山公园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分组审议。◆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岁,主要健康

  • 徐发成赴金寨县调研跟着劳模去扶贫工作

    摘要:本报讯10月13日,全国第七个扶贫日前夕,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发成一行专程赴金寨县铁冲乡,调研“跟着劳模去扶贫”工作。“跟着劳模去扶贫”是省总工会开展的一项彰显工会优势特色的全省性扶贫活动。近年

  • 安徽金融工会召开2020年度表彰大会

    摘要:本报讯日前,安徽金融工会2020年度表彰大会在合肥隆重召开。大会对安徽金融系统受到中国金融工会、安徽省总工会、安徽金融工会年度表彰的部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现场表彰颁奖。安徽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周

  • 世界最高交直流电压等级换流站首次“体检”

    摘要:本报讯10月12日,来自国网安徽检修公司、安徽送变电、安徽电力监理等30家参检单位代表整装待发,吊车、斗臂车等大型检修设备整齐排列,±1100千伏古泉换流站年检工作开工仪式正式开始,这标志着全世界唯一

  • 以赛促学学以致用

    摘要:10月13日下午,来自矿区各单位的参赛选手正在进行中煤新集公司第十二届职工技能大赛综机维修机工项目的角逐。此次比赛既是矿区各单位技术“大拿”们的一次实力较量,也是一次难得的经验交流,真正做到了以赛促学

  • 我省在芜湖举办“世界标准日”纪念活动

    摘要:本报讯2020年10月14日是第51个“世界标准日”,今年“世界标准日”的主题是“标准保护地球”。10月13日上午,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芜湖市人民政府、中国单轨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

  • 敢“硬核”监督显“亮剑”精神

    摘要:工会法制建设一小步,迎来职工维权一大步。2019年12月21日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安徽省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简称《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

  • “红马甲”服务就业车间

    摘要:10月13日,明光市供电公司组织“红马甲”党员服务队对潘村镇芦塘村、潘村镇中淮村、柳巷镇桃溪村的扶贫脱贫就业车间用电情况开展义务检查维护和安全用电走访,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优化用电方案,全力解决扶贫车

  • 安徽:工业电商“带货”赋能制造业

    摘要:本报讯在工业电商平台上,客户轻击鼠标就可以采购电磁线、汽车零部件等各类工业产品,“不见面”也能顺利完成交易……记者从省经信厅获悉,伴随互联网加速向制造业拓展,工业电商正成为赋能安徽省制造业的“带货神器

  • 安徽“四送一服”平台上线47款金融产品

    摘要:新华社合肥10月13日电(记者胡锐程士华)记者从安徽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近日该省“四送一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25款支持防汛救灾金融产品和22款助力文旅企业发展金融产品,向全省企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最高交直流电压等级换流站首次“体检”

   期次:第7452期   

本报讯 10月12日,来自国网安徽检修公司、安徽送变电、安徽电力监理等30家参检单位代表整装待发,吊车、斗臂车等大型检修设备整齐排列,±1100千伏古泉换流站年检工作开工仪式正式开始,这标志着全世界唯一一座交流和直流电压等级均为世界最高的换流站2020年首检工作全面启动。

±1100千伏古泉换流站2019年9月26日投入运行,是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受端换流站,担负着助力新疆脱贫攻坚、带动新疆火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联合外送、为华东地区发展提供电力保障的重要使命。此次年度检修工作将对全站设备进行全面体检和消缺,是该站投运来的首次年度大修,更是贯彻落实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次年度检修直流部分计划历时13天,各专业人员超过900人,大型机具超过40辆,将对世界上最大换流变、最重户内平波电抗器、最高户内直流场、最复杂的网侧交流系统分层接入等多个全球“首次”最先进设备开展检修工作,并有序完成104项主要消缺、86项例行检修、56项特殊检修、14项隐患治理、8项重点检查、4项软件修改、6项技术改造等检修任务。通过此次集中检修、升级改造、新技术引进等手段,可完成对“制约”站内安全生产的隐患、缺陷等问题进行整改和消缺,将全面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吉泉直流的安全稳定运行。

在本次年度检修工作中,该站2台300兆乏调相机也迎来了首检,计划历时60天,包括调相机本体、油水系统、励磁、SFC等多个专业检修工作。当前已顺利完成1号调相机首检重头戏——抽转子工作,为接下来2号调相机的检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面对疫情防控和安全的双重考验,该站还为超40辆的大型机具配备了北斗定位装置,首创应用5G和数字孪生技术将现场车辆信息实时映射至智慧运检中心全景管控驾驶舱,实现了作业风险精准防控。此外,配置红外测人脸(测温)识别一体机,全面做好年度检修现场超900人的检修队伍防疫管控,做到防疫和安全生产“双胜利”。

(本报记者 魏如冰 通讯员 吴士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