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0-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中国经济复苏为全球经济注入信心和动力

    摘要: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加快至4.9%,前三季度增速转正!刚刚出炉的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快于预期,V型复苏信号更加显著,给正在缓慢重启的全球经济注入信心和动力。“中国正在抬升全球经济增长数字。”国际

  • 工行成功直联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张千千)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获悉,工行日前成功直联由国家外汇管理局主导搭建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直联当天就为广东一家制造业企业申办的2000万美元出口发票融资提供了报关

  • 我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超过2.6万家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赵文君)口罩、防护服、红外体温计,这些跟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都属于医疗器械。记者19日从国家药监局主办的2020年“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获悉,截至今年8月底,全

  • 长三角地区《户籍事项证明》申请实现“一网通办”

    摘要: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电(记者兰天鸣朱翃)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办公室获悉,为推进长三角地区户籍类证明办理一体化工作,19日起长三角地区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类证明统一调整名称为“户籍事项证明”。长三

  • 202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举行

    摘要:10月19日,与会者在观看大会展出的氢动力多旋翼无人机。当日,202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开幕。大会以“发展绿色氢能、提振世界经济”为主题,将举办多场主题论坛,围绕燃料电池技术、氢能

  • 我国科学家研究量子精密测量获重要进展

    摘要:新华社合肥10月19日电(记者徐海涛)高质量的光子源是量子技术的关键器件,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人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合作,在同时具备高纯度、高效率的单光子源器件上观察到强度压

  • 安徽金寨:“两业”并举解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摘要:裹着头套、戴着口罩,朱宽霞跨坐在板凳上,操起脚边两根约半米长的“钢筷”,插进板凳前端的模具中,再熟练地捻起面前盆中盘好的面条,一圈圈绕上“钢筷”。半分钟不到,她就完成了一次手工挂面生产的“上筷”工序。

  • 吹响决胜脱贫攻坚冲锋号

    摘要:(上接第1版)当天,土陂乡杨方村村委会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全村的贫困户和村民,大家都是慕名前来聆听蔬菜种植技术知识讲座的。在张国庆洪亮的讲解声中,有的村民一边听讲一边频频点头,有的村民则拿出纸和笔认真记

放大 缩小 默认

吹响决胜脱贫攻坚冲锋号

   期次:第7455期   

(上接第1版)

当天,土陂乡杨方村村委会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全村的贫困户和村民,大家都是慕名前来聆听蔬菜种植技术知识讲座的。在张国庆洪亮的讲解声中,有的村民一边听讲一边频频点头,有的村民则拿出纸和笔认真记录。“我们来之前就在想,怎样才能尽可能地把这些农业专业知识讲得通俗易懂。”为此,张国庆和技术团队成员们讨论了许久。在张国庆看来,只有讲解适合土陂乡气候种植的农产品,且拿出实地种植方案,才能让乡亲们听得懂、记得住。“这种机会很难得,专家们的讲解内容很实用,也很详细。”期间,村民李晓燕用手机将整个讲解过程录了下来,“其实我丈夫也特别想来,但临时有事耽搁了。这不,我把录像带回去给他‘补补课’。”

为了让此次活动更有实效,张国庆还带着感兴趣的村民们下到田间地头,实地普及病虫害防治知识。讲座之外,庐阳区总工会劳模帮扶小队还为土陂乡的50名在校贫困生送去了一些学习用具和生活用品。“我看到了新书包、新字典,还有饼干、牛奶。”六年级学生李翠翠兴奋地说道,她脸上的笑容像极了秋日里的暖阳。

消费扶贫见成效

“扶贫专车到了!”今年5月21日上午,一辆自大董村驶出的爱心扶贫专车满载着西瓜、茄子、青椒、大蒜等农产品缓缓驶入省总工会机关大院。不到半个小时,重达1.6万斤的果蔬就被省总工会机关、直属单位党员干部职工抢购一空。这是省总工会连续第五年通过消费扶贫行动助力大董村脱贫攻坚。

消费扶贫是社会各界通过消费来自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产品与服务,帮助贫困人口增收脱贫的一种扶贫方式,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一袋大米、一斤茶叶、一箱酥梨、一瓶蜂蜜……每份扶贫产品背后都连着一个产业,既支撑起贫困地区增收的希望,也寄托着贫困群众脱贫的梦想。大力实施消费扶贫,有利于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调动贫困人口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促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和贫困地区产业持续发展。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我省贫困地区农副产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积压和滞销。全省各级工会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认识到工会组织参与消费扶贫行动的重要意义,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深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

今年9月,“消费扶贫月”活动在全省工会系统内掀起浪潮。该活动围绕全省工会抗疫扶贫消费行动主线,重点促进全省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非贫困地区贫困村农副产品,以及各单位定点扶贫点农副产品等贫困地区农副产品销售。活动期间,一批批来自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既走进机关高校、企业园区,又现身于社区商超、电商电视中,还走向了深加工。广大职工群众纷纷自发购买,主动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推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据统计,截至9月底,全省工会共有4956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参加了消费扶贫行动,邮乐购、云闪付两个线上扶贫销售平台完成销售额1.2亿元。省直15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直接采购定点扶贫点农副产品约2000万元。此外,六安、阜阳、淮南等市总工会及金寨县总工会也迅速组织各级劳模、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利用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在线上进行直播带货,为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解困脱困稳大局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脱贫攻坚同样不能忘了城镇贫困人口。省总工会把城市困难职工的帮扶解困融入脱贫攻坚大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加大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的帮扶和保障力度,更加精准地做好城市困难职工群体的解困脱困工作。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今年9月,宣城市泾县总工会为来自全县9个乡镇的30余名困难职工举办了一场为期一周的家政服务培训。此次培训内容主要涉及家居清洁、衣物的洗涤摆放,孕产妇、婴幼儿、老人的照料,以及护理病人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等。培训结束后,通过考核的学员还将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技多不压身,多学点儿总没坏处。”参训人员表示,希望工会今后多多举办类似的培训班,帮助职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

这样的家政服务培训是全省“稳就业保民生工会在行动”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我们加大了工会家政服务业培训力度,为4000名困难职工、农民工等提供免费家政服务培训,满足家政服务行业用工需求,促进建档困难职工、农民工等群体就业。”据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省总工会还支持了100个创业就业扶持项目,推动构建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创业孵化、小额信贷、政策宣传相结合的工会创业服务工作机制,引导更多职工、农民工以创业带动就业。

今年以来,“万名工会干部进万家”帮扶解困送温暖、关爱困难职工“五个一行动”、疫情期间生活补贴发放和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工作等相继开展,同时省总工会按照省民生办部署,实施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据统计,截至9月底,累计发放资金5429.65万元,保障14039户。其中累计困难职工生活救助12852户,使用资金4252.33万元;累计子女助学救助276人,使用资金162.09万元;累计困难职工医疗救助911人,使用资金1015.23万元。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与往年不同的是,省总工会在常态化开展金牌蓝领和圆梦计划招牌活动以及阳光就业活动基础上,突出关爱困难学子,对今年受疫情、汛情等影响造成生活困难但不符合建档条件的困难职工家庭新入高校的子女,按照2000元/人的标准发放助学金。据不完全统计,市级以上工会共拨付资金520.4万元,资助1064名困难学子。

(本报记者 夏梦)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