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0-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中国经济复苏为全球经济注入信心和动力

    摘要: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加快至4.9%,前三季度增速转正!刚刚出炉的宏观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复苏快于预期,V型复苏信号更加显著,给正在缓慢重启的全球经济注入信心和动力。“中国正在抬升全球经济增长数字。”国际

  • 工行成功直联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张千千)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获悉,工行日前成功直联由国家外汇管理局主导搭建的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直联当天就为广东一家制造业企业申办的2000万美元出口发票融资提供了报关

  • 我国实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超过2.6万家

    摘要: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赵文君)口罩、防护服、红外体温计,这些跟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都属于医疗器械。记者19日从国家药监局主办的2020年“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获悉,截至今年8月底,全

  • 长三角地区《户籍事项证明》申请实现“一网通办”

    摘要:新华社上海10月19日电(记者兰天鸣朱翃)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办公室获悉,为推进长三角地区户籍类证明办理一体化工作,19日起长三角地区公安机关出具的户籍类证明统一调整名称为“户籍事项证明”。长三

  • 202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在佛山举行

    摘要:10月19日,与会者在观看大会展出的氢动力多旋翼无人机。当日,2020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氢能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开幕。大会以“发展绿色氢能、提振世界经济”为主题,将举办多场主题论坛,围绕燃料电池技术、氢能

  • 我国科学家研究量子精密测量获重要进展

    摘要:新华社合肥10月19日电(记者徐海涛)高质量的光子源是量子技术的关键器件,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陆朝阳等人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的学者合作,在同时具备高纯度、高效率的单光子源器件上观察到强度压

  • 安徽金寨:“两业”并举解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摘要:裹着头套、戴着口罩,朱宽霞跨坐在板凳上,操起脚边两根约半米长的“钢筷”,插进板凳前端的模具中,再熟练地捻起面前盆中盘好的面条,一圈圈绕上“钢筷”。半分钟不到,她就完成了一次手工挂面生产的“上筷”工序。

  • 吹响决胜脱贫攻坚冲锋号

    摘要:(上接第1版)当天,土陂乡杨方村村委会会议室里坐满了来自全村的贫困户和村民,大家都是慕名前来聆听蔬菜种植技术知识讲座的。在张国庆洪亮的讲解声中,有的村民一边听讲一边频频点头,有的村民则拿出纸和笔认真记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金寨:“两业”并举解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期次:第7455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林翔姜刚

裹着头套、戴着口罩,朱宽霞跨坐在板凳上,操起脚边两根约半米长的“钢筷”,插进板凳前端的模具中,再熟练地捻起面前盆中盘好的面条,一圈圈绕上“钢筷”。半分钟不到,她就完成了一次手工挂面生产的“上筷”工序。

58岁的朱宽霞是安徽省金寨县沙河乡高牛村的易地扶贫搬迁户。

“老房破败得很,我早就想搬了,但以前家里拿不出那个钱。”2016年,她家3口人在享受宅基地改革红利5万余元和贫困户每人2万元搬迁补助的基础上,终于如愿以偿地住进了山下的新房。

不仅住房安全有保障了,朱宽霞还在家门口圆了就业梦。今年3月,经村干部介绍,干了半辈子农活的朱宽霞穿上了工装,成了家门口思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名生产手工挂面的女工。“哪想过不仅住得好了,在家门口还能挣钱嘞。”朱宽霞说,“我现在每月工资将近3000元,村里还发一个月300元的居家就业奖补。此外,我还负责村里3个公厕的清洁,每月还有500元公益岗收入。”

今年4月,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革命老区金寨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2014年,该县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13万人,贫困发生率达22.1%,经过多年努力,目前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31%。

据金寨县扶贫开发局副局长张明介绍,近年来金寨县统筹实施农村宅基地改革、易地扶贫搬迁、移民避险解困等多项政策,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共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03个,搬迁贫困人口26014人,随迁近5万人。

为解决贫困户搬迁的后顾之忧,金寨县先后投入资金8.8亿余元,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注重“两业”并举,即推动安置点搬迁户发展产业和就近就业,优先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项目、优先安排贫困户从事村级公益性劳务,确保搬迁贫困户有收入、稳得住。“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期间,仅接待入住旅客这一项,我家就创收万余元。”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易地扶贫搬迁户杨习伦说。这个曾经守着破房子越过越穷的汉子,在扶贫政策和村中热心党员的帮扶下,发展养殖走出贫困。

一年前,杨习伦把自家的三层小楼再翻新,腾出7间客房,挂起了民宿招牌。“我家之所以能够脱贫,最大的‘功臣’就是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我靠这幢房子就能养家糊口,收入也变得多元。”杨习伦告诉记者,“除了经营民宿,我还种植茶叶、天麻,在景区漂流点当安全员,兼打零工。这两天我妻子还在县城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记者走访了解到,金寨县深化特色产业扶贫,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截至2019年底,金寨县累计建成茶园21万亩、油茶22万亩、中药材16万亩。2017年以来,金寨县累计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7亿元。金寨县突出抓好就业扶贫,全面落实就业奖补政策,累计发放就业补贴3757.6万元,开发光伏电站管护员、生态护林员等10类村级公益性劳务岗位1.2万多个,实现户年均增收6000元左右。“针对搬迁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我们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在发展产业和就近就业上下功夫,确保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持续稳定脱贫。”张明说。

(新华社合肥10月19日电)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