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1-0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双11”消费谨防5种套路

    摘要:受疫情影响,线上购物、宅家消费已成为新的消费方式。“双11”将至,各大电商纷纷推出“领券优惠”“定金优惠”“限时抢购”“购物返现”等促销活动。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要谨防“套路”,做到科学、理性、安全消费

  • 敲诈勒索全国百余家企业马鞍山警方打掉职业“投诉”团伙

    摘要:本报讯当前,部分商户企业会有夸大宣传甚至虚假宣传,为此市场监管部门也持续打击,然而这却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生财之道”。近日,马鞍山经开区警方就抓获了这样一个团伙,他们抓住企业广告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的“

  • 孟照起:难忘在朝鲜那三年

    摘要:孟照起,1930年生于山东,1948年参军,1950年入朝,1953年回国。1979年从部队转业到阜阳,被分配到原阜阳地区五交化公司工作直至离休。在阜阳市颍州区文峰街道桃园社区,笔者见到了抗美援朝老兵

  • 勤工俭学服务同学

    摘要:本报讯近日,蚌埠市一高校内出现了一批特殊的兼职外卖配送员,他们每天只需要接收食堂送出的外卖,扫描条形码后打电话通知同学下楼取餐便完成了工作。据了解,每个大学生该项兼职能获得近两千元的收入,同时也减少了

  • 巢湖警方打掉一家族式制卖假证窝点

    摘要:本报讯花了6万元找人代办证件,到手却发现是假证。巢湖警方循线深挖,成功打掉一个家族式制卖假证件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现场查获5000多本各类假证。9月7日,巢湖的王某向该市公安局治安大队报警称,他

  • 芜湖警方飞赴长春抓回盗窃嫌疑人

    摘要:本报讯“我知道错了,我老实交待。”说着说着,犯罪嫌疑人姚某流下了忏悔的泪水。近日,芜湖经开区警方远赴吉林长春抓获一名盗窃嫌疑人,破获系列入室盗窃案13起。2020年6月,芜湖多个小区连续发生数起入室盗

  • 亳州扶贫干部两次挽救同一患者生命

    摘要:单三毛成功完成淋巴细胞捐献两年多前,亳州市扶贫干部单三毛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挽救了一名患者的生命。如今,这名患者病情复发,需要二次捐献。2020年11月2日,在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里,单三毛再一次

放大 缩小 默认

“双11”消费谨防5种套路

   期次:第7467期   

受疫情影响,线上购物、宅家消费已成为新的消费方式。“双11”将至,各大电商纷纷推出“领券优惠”“定金优惠”“限时抢购”“购物返现”等促销活动。广大消费者在网购时要谨防“套路”,做到科学、理性、安全消费。

谨防“假李逵”慎买“假货水货”

网上不乏品质存疑的假货水货,鱼目混珠,选择正规电商,尽量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度等级较高、口碑较好、交易量大、消费者评价较高的网店。同时尽量事先通过多渠道了解产品的质量、比较价格等情况,不要被虚假折扣所迷惑,谨防商家“明降暗升”、低价劣质、高价仿冒陷阱。网购也要货比三家,同时要对比同一产品不同时期的价格,谨防“低价陷阱”。

谨防钓鱼网站慎点不明链接

许多商家会提前“预售”商品,以更大的优惠吸引消费者。骗子常常会以“预售”为诱饵发送虚假钓鱼网站,骗取消费者的钱财。作为消费者,不要轻信网络引擎的搜索结果,不要轻信有关“双11”的信息,更不能轻信和点击来源不明的网址或图片链接,谨防此类链接暗藏“钓鱼”网站。

谨防假优惠券慎领不明红包

各大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优惠券的形式,为促销活动预热。部分网店会推出手机领券、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来领券。有不法分子借机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派发虚假“双11”红包、优惠券,诱骗消费者点击,套取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如果发现点击了木马链接,应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修改网银、支付宝等重要账户密码,并通过安全软件查杀木马病毒。

谨防虚假客服慎私下付款

在“双11”抢购高峰时段,因为操作人数多,难免会出现网页打开慢、网银交易迟钝的情况,不法分子会趁机以支付系统出现问题为由,骗买家登陆某钓鱼网站,利用激活订单或者退款等理由,骗取受害人打款。当听到“激活订单”等字眼的时候,基本可以断定对方就是骗子了。

谨防不明二维码慎泄个人信息

利用“扫一扫”实施诈骗也是骗子们的常用手段。骗子冒充卖家,向买家提供一个二维码。其中,有的是直接通过二维码付款,骗取受害人付款;有的是一个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下载后会悄无声息地盗取买家的个人信息。对不明来源的二维码千万慎扫。

同时,网购消费过程中还应谨记以下几点:在结算支付时应使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要直接给所谓“商家”的私人账户打款。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冻结货款的权利,可立即申请冻结货款;应经常更新账号密码,即使不法分子盗取了你的账号和密码,也会因为你及时修改了密码而无法得逞;保留网上购物凭证,一旦产生纠纷,可凭此维权;慎买来历不明的冷冻食品,拆取快递或包裹后及时洗手或消毒;发现被骗后应及时报警,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及时向商家协商处理,也可向网络交易平台投诉,或者拨打12315热线或登录12315平台投诉。

(本报记者 蒋云帆)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