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阜阳市持续抓实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贫困群众就业技能水平,夯实就业增收基础。截至11月5日,全市已为7895名贫困劳动者开展技能培训,完成省下达任务的230%;累计拨付各类补贴资金399万余元,培训就业率达78.6%。
该市各级人社部门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特点,在开展传统技能培训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了手工制鞋、饲料加工、板面制作、发艺品制作等18项工种,为群众提供多样实用的培训“菜单”。同时,精准对接贫困群众需求,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培训需求、岗位需求等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建立了5000余名贫困劳动者培训需求台账,确保在开展培训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需求准。
培训中,该市坚持送培训下乡镇、送技能到农户,把培训课堂办到扶贫车间、田间地头,在现场观摩、案例教学和实操培训相结合的基础上,对贫困劳动者开展订单式、定向技能培训,确保贫困劳动者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431名贫困劳动者通过先培训后上岗、边上岗边培训方式实现在扶贫车间就业。
做好上门培训的同时,该市技工院校主动深入县、乡、村、户开展招生宣传,鼓励贫困家庭子女就读技工院校,通过就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今年全市技工院校新招收建档立卡贫困生1023人,建档立卡贫困生累计在校2380人。各院校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免学费、免杂费,还实行包吃、包住、包学技能、包就业,另外每年给予每生再补贴2000元生活费的优惠政策。
(本报记者 李群 通迅员 陈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