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1-3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百年中国儿童诗演进与发展研究》在京启动。◆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刹车”制动,顺利进入环月轨道飞行。◆2020年全国青少年柔道锦标赛将于12月1日至5日举办。(据新华社11月29日电)

  • 我省出台“29条”营造民企发展好环境

    摘要:本报讯11月2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共提出7个方面29条举措,从制度层面着眼,更多

  • 省总领导赴广德调研42101重点工作落实情况

    摘要:本报讯11月26日-27日,省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阮怀楼赴广德市调研42101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广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胡建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丁莉萍等陪同调研。阮怀楼在调研

  • “双选会”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摘要:11月28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21届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顾雪杰在就业“双选会”现场应聘。当日,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与淮南市田家庵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142家企业分别开展线下就业双选会和专场

  • 我省社会救助资金支出超六百二十亿元

    摘要:本报讯11月27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民政民生事业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全省有30多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失能半失能

  • 赵猛:从警为民以“三心”践初心

    摘要:“今天上午10点,我在人民大会堂以最高的荣誉接受了习总书记的表彰。我仔细聆听了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心情十分激动,感慨万千。”11月24日,刚下高铁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宿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一大队八中队副中

  • 精心组织学习全面抓好落实

    摘要:本报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芜湖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芜湖市总工会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

  • 摘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三五”期间

我省社会救助资金支出超六百二十亿元

   期次:第7484期   

本报讯 11月27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八场,介绍“十三五”期间我省民政民生事业发展成效。

“十三五”期间,全省有30多万老年人纳入特困供养范围,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超过50%。77.9万老年人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高龄津贴和低收入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全面建立,分别惠及168万老年人和59万老年人。实际保障孤儿6000多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9万人,以及其他困境儿童21万人。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资金49.5亿元,惠及382万人。“十三五”期间,我省民政部门坚持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现农村低保标准稳定高于国家扶贫标准,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纳入救助范围。目前,全省农村低保对象182.4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农村低保对象的58.8%,占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22.2%。全省共有127.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了低保、特困供养救助范围。特别是今年以来,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我省民政部门通过逐户排查,将符合条件的未脱贫人口493人、脱贫不稳定人口2281人、边缘易致贫人口5094人全部及时纳入低保,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省委、省政府社会救助工作高度重视,全省“十三五”期间用于社会救助方面支出资金达到620多亿元,比“十二五”增长了40%。这五年,城乡低保标准也大幅提升,城市、农村低保标准均接近640元/月,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了41%、135%。

全省“十三五”期间,困难群众利益得到更好保障。面对各类特殊困难群体,我省民政部门充分发挥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开展救助帮扶。开展精准救助,进一步完善低保等社会救助政策,对不符合整户纳入低保范围的贫困户,根据户内有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的情况,可以单独纳入低保范围。建立“救急难”制度,对遭遇突发困难的群众给予即时救助。今年疫情、汛情发生后,省民政厅迅速出台意见,进一步放宽临时救助户籍地申请限制,简化流程开展先行救助。特别是在王家坝闸开闸蓄洪后,第一时间成立工作组赶赴蒙洼蓄洪区开展工作,确保所有受灾困难群众求救有门、有求必应。全省共有4.14万因疫因灾困难群众及时被纳入保障范围,2241.7万人次困难群众领到了11.95亿元的价格临时补贴。此外,加大救助改革,推行“互联网+社会救助”,与26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了信息共享。推进低保审批权限委托下放到乡镇(街道)实施,全省乡镇(街道)共设立社会救助服务“一门受理”窗口1530个,群众申请救助更加方便、快捷。通过以上措施,绝大多数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都有了保障,我省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绩效评价也连续6年位于全国优秀省份行列。

(本报记者 魏如冰)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