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盈的秋月嵌挂在夜空,或许因为怀旧抑或别的心情,月色朦胧下,我独自走在母校校园内铺满落叶的石径上……走到一幢三层小楼前,我不禁驻足,仰视着承载我 5 年中学时光的教室,恍若重回那青葱年华。
秋风瑟瑟,蛐鸣声声,丝缕清香随风而来,借着月色四下环顾,哦,不远处有棵桂花树!记忆里这树不过1米多高,花谢花开数十载,如今,这树已有 5 米多高,主干粗壮、树冠若伞、枝繁叶茂。
我从未忘记这棵金桂,每逢花期,花朵金黄馥郁,女生们三三两两簇拥树旁,折下一两簇米粒似的桂花,或插在发间,或置于课桌上,或夹进课本里。桂花绽放时节,走廊上总能嗅到淡淡的清香。男生们则时常捋几簇桂花,揉成颗粒攥在手里,俯在楼上栏杆朝楼下抛去,那轻盈纷飞的“桂花雨”落在楼下的女生身上,她们也不嗔怪,而是朝楼上仰起那充满朝气的笑脸……
“榆荚散来星斗转,桂花寻去月轮移。”1976年初春,我们高中毕业,告别了校园,也告别了这棵桂花树,尚显几分稚气的同学们象一群放飞的雏鸽,怀揣着理想,扑扇着青春但还孱弱的翅膀飞向农村插队,开始了从未有过的磨练。
人生本就无坦途,许多同学经历了下乡、进厂、下岗,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依然在时代的浪潮里奋斗。一次,我乘坐出租车,落坐后侧目一看,开车的竟是我的高中同学,不禁问道,“你过去好像在厂里工作,怎么开起出租车了?”“厂子‘黄’了,我下岗了,总得找生活呀。”他冲我笑笑,一副乐观的样子。是的,找生活,就是在迷茫与窘境中找“适宜的水土”。他就如同学校的那棵金桂,心存阳光,努力地生活着。
40 多年后,同学们在人生初秋,时常聚在一起。青丝而别,鬓白相聚,谈笑风生,没有经历风雨后的抱怨,也没有因生活磕绊而产生的沮丧与愤懑,只有“一樽醇酒敬昨天”的豁达,以及青葱岁月里那桂花般馥郁的美好记忆。
朦胧月光下,尽管看不清“金桂”簇叶间的花儿,我却嗅到花香,数十年它根植于此,持恒着喜阳耐阴耐旱的本真,因而清香如故。我默默注视着这棵"金桂",它俨然也在默默注视着我,我思忖着:行至人生之秋,无论似水流年令我多了什么、又少了什么,唯有持恒该有的本真,人生才会平添秋色,让岁月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