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欠薪的刘先生与老板何先生偶遇后发生激烈冲突,民警将双方带到了曹行派出所。在派出所的“工会+三所”联动调解工作站,调解员告知何先生拒付工人工资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并向刘先生解释了维权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经过调解员的解释,何先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随即支付所欠款千余元。
上海市闵行区梅陇镇曹行辖区现有工业园区83家,各类企业约 5000 家,如何保障好劳动者群体的切身利益,妥善化解劳动争议、薪资纠纷,是曹行辖区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今年 8 月,在上海市总工会和闵行区总工会的指导下,全国首个“工会+三所”联动调解工作站在曹行派出所揭牌,通过与派出所、司法所、律所联动,充分发挥“工会+三所”各自职能优势,进一步形成劳动争议调处合力。到目前,工作站累计调解成功 31 起,挽回职工经济损失2887194元。
第一时间受理尽全力解决
“工会+三所”联动工作机制在原先“三所联动”的基础上扩展外延,充分发挥工会在矛盾沟通化解中的“桥梁”作用,推动形成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格局。
梅陇镇“工会+三所”联动工作协调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金额大小,我们都是第一时间受理、尽全力解决,把能调解的矛盾纠纷尽可能都在工作站调解成功,把劳资纠纷发现在早,化解在小。”工作站通过配备专职劳动关系指导员和专职调解员、委派律师值班,第一时间受理,既让维权的劳动者少跑路,也让更多矛盾纠纷在诉讼之外得到妥善化解。
劳动者王先生一行听说了“工会+三所”联动工作机制后,主动来到调解工作站求助,对于工程完工后拖欠的工资,他们和工程方各执一词,无法达成统一。
“工会+三所”联动调解工作站立即启动纠纷调解工作。专职劳动关系指导员积极联系沟通,耐心向企业方当事人讲解法律法规,在缓和双方情绪后,提出合情合理的协调方案,获得了工程方和王先生一方的认可。事后,在调解员的见证下,涉及的25万余元款项顺利打入王先生一方的账户。“能够在工作站就解决问题,尽可能快地拿到工程款,真的太好了!”王先生对工作人员说。
让职工更好维权企业依法用工
“工会+三所”联动调解工作站通过“以案说法”解决纠纷,加强相关法律法规条文的宣传。两位专职调解工作人员都有丰富的劳资纠纷调解经验,他们人性化、专业化地开展调解工作,在解决纠纷的同时普及相关法律知识,获得了当事人发自内心的认可。
在处理一起劳资纠纷时,由于当事人未签合同,直接通过微信转账收取工资,既说不出企业名称,也不知该怎么证明劳动关系。一筹莫展之际,调解员联系企业所在辖区派出所,问清相关信息,又通过微信账号实名信息证明当事人和企业存在劳动关系,最终成功帮助当事人解决纠纷。在解决过程中,调解员向当事人强调了签署劳动合同的重要性,以及该如何用证据保障自身权益。
调解员说:“在调解过程中讲解法律知识、增强双方的法律意识也同样重要,希望通过这些举措能让职工在今后求职过程中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企业能够依法依规用工。”
(劳动报记者 张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