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5-03-3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智慧就业“职”达家门口

    摘要:近日,在合肥市庐阳区三孝口街道就业服务站,居民正在了解招工信息。今年以来,庐阳区依托合肥市“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构建起三孝口街道就业服务网络,创新打造全省首个街道级就业服务站,为就业困难人员、高校

  • 独居老人的“共享女儿”

    摘要:日前,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沙墩村民政专干郑伟纲与社工一起走进独居老人奚居武的家中。看到熟悉的面孔,80岁的奚居武脸上洋溢着笑容,迫不及待地和他们分享着内心的喜悦:“现在的日子真舒心,不仅你们来看我,女儿

  • 科技春耕绘就现代农业新图景

    摘要:三月末,桐城市孔城镇九年村的520亩油菜田迎来了盛花期,微风轻拂,花浪翻滚,植保无人机在田间穿梭,进行授粉和施肥。物联网设备的监测屏上显示开花率高达98%,科技与农时的精准结合,勾勒出一幅现代化春耕的

  • 暖心“妈妈岗”上线上班带娃两不误

    摘要:育儿阶段的女性往往面临着带娃与就业难以兼顾的困境。而位于安庆市迎江区滨江街道的一家社区“梦工坊”,别出心裁为“宝妈”打造上班带娃两不误的工作岗位,依靠弹性工作时间、灵活管理方式,帮助她们在获得稳定的收

  • 守护一江春水共绘新安画卷

    摘要:近年来,黟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建设,奋力绘就绿水青山壮美画卷。春暖花开时节,羊栈河畔,桃红柳绿油菜花黄,粉墙黛瓦

  • 池州:厚植家风沃土涵育文明繁花

    摘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今年以来,池州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传承好家风系列实践活动,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文明新风尚,构筑起城市精神的鲜明底色。“传家宝”焕发新活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暖心“妈妈岗”上线上班带娃两不误

   期次:第8547期   

育儿阶段的女性往往面临着带娃与就业难以兼顾的困境。而位于安庆市迎江区滨江街道的一家社区“梦工坊”,别出心裁为“宝妈”打造上班带娃两不误的工作岗位,依靠弹性工作时间、灵活管理方式,帮助她们在获得稳定的收入、缓解家庭经济压力的同时,也让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和家庭。

3月20日,在滨江街道云墅社区的一处沿街门面房内,十几位“宝妈”正坐在操作台前熟练地组装电子配件。“在这儿工作灵活自由,能兼顾家庭,方便接孩子、带孩子,还可以把零件带回家,利用洗衣做饭的空闲时间进行组装。”宝妈张女士欣慰地说,“梦工坊”让她在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该社区“梦工坊”启动于2024年4月,场地总面积 100 多平方米,实行独特的“工厂+家庭”生产模式。它的创建,源于滨江街道的一次入企走访。当时,亿思特公司反映,企业扩大规模,急需大量组装工人,但招聘渠道有限,招聘效果不佳,希望街道能伸出援手。该街道在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的同时,也敏锐地察觉到辖区内不少居民因需要照顾家庭,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于是,在该街道的积极推动下,社区“梦工坊”应运而生。

忆思特公司行政经理黄志凤介绍,组装工作技术要求低、工作时间地点灵活,采取“弹性工时+计件工资”的工作模式,需要的是人员稳定,“这种模式对‘宝妈’们非常友好,对于公司来说,也解决了我们用工困难的问题,算是双赢。”

迎江区滨江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甘尚青表示:“选择这个地点,是因为附近有 6 所学校和幼儿园,方便宝妈们下班后接送孩子。这个‘梦工坊’是我们街道‘对标沪苏浙、迎江见行动’的一项探索成果,通过学习引进先发地区经验做法,结合‘三公里’就业圈,助力社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今年,该社区“梦工坊”租下了临街的另一处空房,规模扩大了一倍,吸引了更多居民灵活就业。

谈到“梦工坊”今后的发展,甘尚青透露:“我们想把平台做大一点,一是整合企业资源,让更多有招工需求的企业加入进来,让产品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将辖区内更多有就业需求的人纳入平台,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我们也跟企业对接,把闲置资源作为他们扩充的场地,相当于实现多方共赢。”(徐飞)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