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厂”、灵活岗、“宝妈专区”、家门口就业、计时(件)工资、薪资日结……与以往传统的工作模式不同,如今专门为“宝妈”们提供的灵活就业新形态,正在天长市蓬勃兴起。
近年来,该市创新探索一系列“妈妈岗”灵活就业模式,让“宝妈”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工作时间,实现就业、育儿两不误。
“妈妈厂”,就开在咱的家门口
早上 6 点半前,家住天长市万寿镇忠孝村,43 岁、有两个孩子的宝妈卢翠花已做好一大家子人的早饭,孩子们吃完早饭上学后,她匆匆来到家门口的“妈妈工厂”。这是一家建在该市万寿镇工业园区的绒毛玩具厂——天长市安琪玩具有限公司,工作时间灵活,实行计件工资制,让卢翠花既能照顾孩子和老人,又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劳动收入。
“几年前,咱在外地打工难得回一次家,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后来在市区企业做过工,虽然能早出晚归,孩子全靠年迈的公婆照料。现在好了,早上孩子上学后我就到厂里上班,午饭和晚饭都能提早回家准备,遇到风雨天还能赶回家收衣服、接送孩子呢!”卢翠花熟练地操作着缝纫机,开心之情写在脸上。
天长市人大代表、天长市安琪玩具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红琴曾在江苏扬州市某玩具企业务工多年,在生产、设计、管理、营销等多个岗位摸爬滚打,拥有丰富的企业经营经验,2014 年她在镇工业园区创办玩具厂,工厂实行弹性工作制,允许员工根据家庭情况调整工作时间。目前该厂有 220 余名附近村组“宝妈”在这里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不仅如此,吴红琴还把加工点办到附近十多个农民新村,“宝妈”们劳动就业“更进一步”了。
万寿镇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季宇说:“我镇依托劳动就业服务站和村组治理网格,入户走访收集村民就业需求,在网格群及就业服务公众号经常发送针对‘宝妈’们的招工就业信息。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配合市人社部门不定期联合举办以‘宝妈’就业为主的玩具、电子、手套、清洁用品、箱包加工和护理、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提升乡村妇女的劳动技能和家政照护能力,实现把就业岗位和劳动技能送到‘宝妈’手中。”
“我公司计划在工业园区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镇里正在帮助我们协调建设用地,新车间建成后将为周边‘宝妈’们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就业机会。”吴红琴信心满满地说。
据天长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天长,像安琪玩具、新利清洁用品、兆龙纸业、云霞箱包这样适合“妈妈”们就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遍布城乡各地,为“宝妈”们就业创造了更多灵活就业机会。
“零工场”,拓宽“宝妈”就业半径
3 月 29 日,“天就业·春风行动”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在天长市天发广场举办,吸引了众多应聘者前来,其中不乏年轻“妈妈”们的身影。
在妇女招聘专区,二孩“宝妈”秦晓霞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查看“天长零工市场”小程序上的“宝妈专区”岗位信息。“家政钟点工、临时促销员和企业、医院、机关等企事业单位卫生保洁都挺适合咱做,而且实行计时工资制,工作时间自由,待遇也不错。”她边说边点击“申请接单”按钮,没过多久就与用工单位取得了联系。天长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零工”工资结算方法将在小程序上进行,确认完成订单工作后,薪酬会马上打到务工者账户。
“除了线上的‘宝妈’专区,我们在市零工市场以及一系列的现场招聘会上都专门为‘妈妈’求职者打通就业新路径,设置有专门的妇女就业区,针对她们对于时间灵活度、工作内容的特殊要求,筛选出适合的‘宝妈’们工作岗位信息,进行及时发布。”天长市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在零工市场为“宝妈”开辟专区的同时,由天长市人社局主办的“千秋红”网络免费创业培训班也在悄然孵化“指尖经济”的新动能。
“从选品到剪辑,再到抖音直播间话术,专业老师的授课让咱掌握了直播带货的许多小技巧和诀窍儿。”39 岁的“宝妈”崔倩媛参加了天长市第三期“千秋红”网络免费创业培训,一周的线下课程学习结业后,她在天长市好想来零食超市担任主播。
培训班通过“理论+实操+资源对接”的全链条培育模式,已助力 260 余名“宝妈”成功触网创业,孵化出熟食饮品、农产品直播、非遗工坊、社区团购等 27 个特色项目,带动城乡年轻的“妈妈”们就业超过650人次。
“娘家人”,架起安稳的“就业桥”
在天长市天翔蔬菜股份有限公司蔬菜分拣、选配、包装菜品的车间里一片忙碌,匀速传动的传送带为 45岁的“宝妈”——大通镇刘跳村村民陆秀兰的生活转出了开启新生活的快乐节奏。这位有两个学龄孩子的母亲,曾因丈夫常年患病卧床、家庭收入微薄而陷入窘境。大通镇妇联了解到她家的情况后,及时将其精准对接至天长市天翔蔬菜股份有限公司,并根据她的特殊情况,安排到可灵活调班的选菜包装车间上班。如今,陆秀兰每月有了 3400 元的稳定收入,其家庭生活由此迎来新转机。
位于大通镇坝田社区的天翔蔬菜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果蔬种子研发、种植、包装、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特色规上农产业龙头企业。该公司的葡萄、草莓、蓝莓、青椒、大蒜、莴苣、吊瓜、芹菜、食用菌等 40 多种果蔬生产销量占全市果蔬产量的 55%以上,公司大量吸纳当地10 多个村社区“宝妈”就业,每年培训 300 余名妇女,带动促进当地250多名“宝妈”劳动增收。
近年来,天长市妇联以“巾帼创业创新”为主线,主动联合对接市人社、民政等部门构建就业帮扶网络,培育省级巾帼示范基地 10 家,借助政府民生工程项目支持,为农村妇女提供免费就业培训、技术支持等一体化服务,每年培训妇女 2800 余名,带动 2400 多名城乡“宝妈”们就业增收,人均年增收2.65万元。
“我们要让每个勤劳的姐妹们都能找到增收致富的岗位。”天长市妇联主席许春萍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创新举措,积极争取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力争实现“就业帮扶不漏一户,技能提升不落一人”,让全市妇联组织真正成为妇女群众就业创业信得过、靠得住的“娘家人”。
(钱伟 崔琰 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