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7-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应急管理部:7月以来洪涝灾害已致2385.7万人次受灾。◆一江一河一湖洪水齐发,水利部加密部署洪水防御工作。◆国资委部署下半年工作,明确“两个力争”目标任务。◆银保监会:千方百计保障受灾地区基础金融

  • 淮河防灾应急响应提升

    摘要:新华社合肥7月19日电(记者张紫赟)7月19日10时,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将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由Ⅲ级提升至Ⅱ级。截至19日10时6分,淮河王家坝站水位涨至28.74米,超过警戒水位1.24米。记者1

  • 孙疃矿“6+1考核模式”获评全国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

    摘要:本报讯 日前,第五届全国基层党建创新案例评选结果公布。安徽淮北矿业孙疃矿“探索基层党支部‘6+1’考核模式”被评为优秀案例,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国有企业。孙疃矿“探索基层党支部‘6+

  • 雨中鏖战

    摘要:7月18日,部队官兵奋战在马鞍山市含山县林头镇长江支流裕溪河抗洪抢险一线。受持续强降雨的影响,安徽长江支流牛屯河、裕溪河等水位超过保证水位,多处发生管涌、滑坡、塌方、洪水漫堤等险情。陆军第71集团军“

  • “能挣到钱,就越干越有劲头”

    摘要:“最近连着下了这么多天雨,我担心大雨会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有影响,就过来看看。”连日来,全椒县持续阴雨天气,谢强冒雨来到该县二郎口镇太平村江庄组走访。这一趟,谢强除了看看帮扶的几户贫困户生活是否受到大雨影

  • “职工联络员”制度值得借鉴

    摘要:辽宁省阜新市总工会从基层优秀职工中聘请100人担任“职工联络员”,实施这一制度以来,采纳意见建议136条,使很多基层职工需求得到解决,受到职工的广泛好评。建立“职工联络员”制度,旨在及时了解基层及职工

  •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亮出劳模扶贫品牌

    摘要:“以往在使用电脑的过程中,一旦遇上问题,只能自己上网找法子解决,费时费力。今天,有了你们的手把手教学,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6月28日,在潜山市龙湾镇龙湾村,村干部涂洁云激动地握着安徽省劳模、安徽江

  • 防汛保电

    摘要:7月16日,巡视人员在芜湖南陵对±500千伏宜华线1710号杆塔安装水尺。持续强降雨导致输电线路防汛形势严峻。安徽送变电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新增专业运维人员213名,群众护线员434名,车辆42

放大 缩小 默认

“能挣到钱,就越干越有劲头”

   期次:第7395期   

“最近连着下了这么多天雨,我担心大雨会对他们的生产生活有影响,就过来看看。”连日来,全椒县持续阴雨天气,谢强冒雨来到该县二郎口镇太平村江庄组走访。这一趟,谢强除了看看帮扶的几户贫困户生活是否受到大雨影响外,还要把鲁忠香孙子的残疾证复印件带回去。今年年近六十的谢强,是全椒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会副主席。“我还有几个月就要退休了,鲁忠香家我已经持续帮扶5年多了,处得像亲戚一样,能多帮一点帮一点。”谢强说。

快要退休最是牵挂贫困户58岁的鲁忠香,因发展动力不足等原因致贫,一家四口人生活过得紧巴巴的。10岁的孙子小浩患有残疾,至今还没有语言能力。前些年四处求医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健康扶贫帮了我们大忙,要不然小浩康复治疗,钱上哪搞去?”在政策的帮助下,小浩现在县特教学校康复班学习,还享受教育扶贫生活普惠补助等政策。“多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有助于刺激恢复语言能力。”求医过程中,医生的这句话让鲁忠香牢记在心。

鲁忠香的家距离县特教学校大约20公里,从距离她家不远的农村公交站坐车,半个多小时可以到达学校。鲁忠香每天坐公交车接送小浩上学,原本中午可以在食堂吃饭,不用来回跑路,但是为了能让小浩更多地接触人,鲁忠香还要带他坐公交车回家吃饭。这样每天来回两趟,单程车票8元钱,日积月累也是不小的数目。

谢强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忙联系了县交通和运管部门,多方协调为鲁忠香和小浩办理免费乘车卡。

“我带着他们家的材料,去了交通局和县汽车站,虽然没有先例,但是得知小浩的情况后,多方都很支持,估计很快就能办好。”谢强说,他就要退休了,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小浩。“最近一直在下雨,鸡鸭鹅养得怎么样?”谢强一边整理扶贫资料袋,一边问道。最近这几年,谢强帮助鲁忠香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每年都养两三百只鸡鸭鹅和几头猪,为家庭增收不少。“走,我带你去看看去。”鲁忠香拿起脖子上挂着的一串钥匙,带谢强一起来到后院。后院和鸡舍之间有道门,鲁忠香拿起钥匙,试两次也没打开。“这一把才是的,这个锁是反锁,上次说过你又忘了。”谢强拿过钥匙串,一下就打开了门。鲁忠香笑呵呵说:“我这头脑子就是记不住,所以才把钥匙都挂脖子上。看我这鸡圈搭得高,下雨也没啥影响。”

“量身定制”帮扶计划“现在日子能过这么好,搁以前想都不敢想。”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谢强和镇村干部一起为鲁忠香家“量身定制”了一套帮扶计划,制定了一系列帮扶措施。

兜底保障、健康扶贫、教育扶贫解决了鲁忠香家的基本生活问题,但是想要致富奔小康,没有产业支撑肯定是不行的。

稻虾连作是二郎口镇的传统富民产业,全镇1500多户种养面积达7.1万亩,占全县稻虾连作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当地养殖户近几年的亩均年纯收入能达到两三千元。“只要养出小龙虾,肯定不愁卖,保证能赚钱。”谢强和镇村干部鼓励鲁忠香发展稻虾共作。刚开始她还不敢尝试,一方面虾田改造、虾苗和饲料等需要一笔钱,另一方面没有技术还缺少劳力,小浩时刻需要有人看守。

谢强看出了鲁忠香的担心,先是找到镇村免费把她家7亩地改造成虾田,又介绍她加入了一家龙虾养殖专业合作社。虾田改造好了,又有了专业合作社的技术加持,鲁忠香这才有了发展稻虾产业的信心,去年稻虾田纯收入达到1.7万元,远远超过以前种地的收入。“能挣到钱,就越干越有劲头”。鲁忠香家房前屋后场地大,2018年危房改造后,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以往也养养鸡鸭鹅,但都是留着自家吃的,数量都不多。从前年开始,鲁忠香扩大了养殖规模,每年养上二三百只,除了自己家吃的外,也能挣上四五千元钱。

屋后养鸡鸭鹅,谢强又帮助鲁忠香张罗着在房前垒了三间猪圈。

“前年养5头,挣了一万多块钱。去年闹猪瘟,我家5头猪只死了1头。年底猪价上涨,4头猪比前年5头挣得还多不少。”鲁忠香边往鸡舍投喂饲料边算着账,越算心里越舒坦。

看着鲁忠香家脱贫劲头足,谢强打心底里高兴,他又协调镇村,在鲁忠香家旁边挖了一个三亩多的小水塘,既能养养鱼,也方便她家养殖禽畜。

这两天,鲁忠香趁着下雨在家没事干,把三间猪圈打扫得干干净净。

“下个月就能逮猪了,今年估计也能卖个好价钱。”

如今,日子走上正轨的鲁忠香,家庭收入逐年增加,2018年实现脱贫,去年家庭纯收入达到三万四千元,全家人的精气神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本报记者 魏如冰 通讯员 沈果)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