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1-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看得见的变化记得住的关爱

    摘要:2019年,中煤新集公司保卫部在落实公司“十大关爱”政策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职工吃上可口饭,洗上热水澡,睡上舒服觉看成是衡量基层工作建设的重要标准,最大化发挥出心系职工、服务基层的组织作用。溢

  • 供电服务微信群让返乡农民工用上舒心电

    摘要:本报讯“这几天就要回老家了,麻烦汪师傅看看我家的电还通着吗?”“新宅子要新增户头,需要什么手续,过年之前还能通上电吗?”……这几天,国网含山县供电公司仙踪中心供电所客户服务经理汪伟的供电服务微信群里聊

  • 合肥市“春风行动”暨“接您回家”启动

    摘要:近日,合肥市“春风行动”暨“接您回家”在合肥火车站正式启动。该活动将持续到1月23日,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大巴车免费送回乡、专场招聘等多种形式的帮助。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向返乡农民工

  • “素描”我的值班长

    摘要:又是一个夜班,按下10时50分的闹钟,淮北矿业集团华塑股份氯碱厂乙炔车间一班值班长李泉坐起身,拿起手机,查看一遍新信息,心里有了数,开始洗漱穿衣。蓝色衣角几个毛窟窿露着棉袄内胆的格子色,这是日积月累在

  • 集体协商为“老字号”带来改善劳资关系新思路

    摘要:在宣城,国药精方算得上一个“老字号”。自1969年成立以来,从一个只有十几人的小型中草药加工饮片厂,历经50年的发展,发展成为如今职工人数约200人、产值超亿元的现代化制药企业——国药集团精方(安徽)

  • 国企改革步入关键期国资监管大格局加速成型

    摘要:作为一项高精密度的系统工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步入关键的历史阶段。记者从11日至12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举行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了解到,全国国资监管系统将加快构建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国资监管大

  • “00后”春运上岗记

    摘要: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客运段,有一个“年轻”的乘务组:6名成员中的5名出生于2000年。今年是这5名“00”后的首次春运。1月12日,她们登上由合肥开往北京的G24次列车,开始了春运首趟班次

  • 2019年安徽GDP预计增长7.5%以上

    摘要:新华社合肥1月12日电(李东标)2019年,预计安徽省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5%,进出口总额增长7%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3%。在1

  • 伊朗总统致电乌克兰总统承诺依法处理客机事件责任人

    摘要:新华社基辅1月12日电(记者李东旭)据乌克兰总统网站消息,伊朗总统鲁哈尼11日晚与乌总统泽连斯基通电话,鲁哈尼对“非故意”击落乌航客机表示道歉,并表示将依法处理相关责任人。鲁哈尼首先代表伊朗人民表示道

  • 世行报告认为全球经济下行风险不容忽视

    摘要:新华社华盛顿1月11日电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2020年1月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说,投资和贸易从去年严重疲软状态逐渐复苏,但下行风险依旧存在,预计发达经济体2020年整体增速下滑至1.4%,新兴市场和发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企改革步入关键期国资监管大格局加速成型

   期次:第7287期   作者:□新华社记者

作为一项高精密度的系统工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步入关键的历史阶段。

记者从11日至12日国务院国资委在北京举行的“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了解到,全国国资监管系统将加快构建上下贯通、协调联动的国资监管大格局,以更高站位、更强合力推进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

稳中有进,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优势

      面对国内外挑战增多的复杂局面,2019年全国国资监管系统迎难而上、顶住压力,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更加鲜明——在较高基数上继续保持平稳增速是“进”,持续转型升级、加速科技创新是“进”。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培育企业发展新动能,市属国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重突破30%;江西实施创新平台和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增速连续6年保持在两位数。

风险防范有力有效也是“进”。河北、黑龙江、甘肃等地国资委强化负债率监测管控,推动高负债地方国企落实降杠杆任务。全国国资监管系统企业资产负债率继续下降。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国企如何继续发挥好国民经济“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在会上表示,各地国资监管部门要用好考核“指挥棒”,通过考核引导、挖潜增效、提升管理等举措,全力以赴稳增长。

握指成拳,加快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

      伴随国企改革步入深水区,国资监管改革的牵引作用更加凸显。近年来,各级国资委围绕“放活”与“管好”相统一做文章,加大了自我革命与授权放权力度。目前,全国已有27个地方出台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方案,35个地方出台权责清单,政府与市场、监管与企业的边界更加清晰。

值得关注的是,2019年国务院国资委明确提出,要凝聚全系统之力,争取用2至3年时间,构建国资监管大格局,形成国资监管一盘棋。“这是国资监管系统以更高站位、更强合力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最新动作。”市场人士认为,此举有利于打破区域与行业壁垒,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整体功能。

实践证明,随着协同合作全面深化,系统合力正不断增强——一方面,国务院国资委支持中央企业着眼地方所需、发挥央企所长,与各地深化合作。另一方面,各地也加大协同力度。例如,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建立一体化联合工作机制,共同打造重大问题协调与重大项目对接等平台,探索国资监管跨区域合作。“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国资监管仍存在越位、缺位、错位现象,国企改革推进还不平衡。”郝鹏表示,下一步以管资本为主加快国资监管职能转变,要突出抓好工作协同。他说,国务院国资委正牵头编制“十四五”全国国有资本布局与结构调整规划,组织编制央企总体规划和央企自身规划,并首次将地方国资规划和地方国企自身规划纳入体系,希望各地国资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加强与全国国资规划的对接。

布局落子,继续下好国企改革“一盘棋”

      积极稳妥推进混改,上半年各地新增混改企业超1500家;31个地方改组组建超过100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国资国企“综改试验”启动,沪深沈三地率先发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