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5-06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节日你最美

    摘要:“五一”期间,中煤新集设备维修公司职工坚守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全力以赴检修设备,保障矿井生产设备、配件供应,用他们的奉献精神,诠释新时代劳动者的责任与担当。陈海朗/摄

  • 江海波:党徽闪耀理想在实干中放飞

    摘要:当机立断的做事风格,勇于创新的工作作风,谦逊低调的处世态度……作为在模具、工装制造、设备维修维护管理等方面摸爬滚打了33年的合肥美桥公司高级钳工,江海波用“钻”劲在实干中实现自我。人在哪里都得有股钻劲

  • 芜湖:为奋进路上的领跑者们点赞

    摘要:4月27日,芜湖市总工会组织召开劳模工匠代表座谈会,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8位劳模工匠代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畅谈感想、交流经验,分享了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努力拼搏、积极奉献的故事。宋红伟:为芜湖城市建设作贡献

  • 蚌埠:抒写劳模精神的时代荣光

    摘要:长期在生产一线,靠着执着的匠心拿下数控机床加工操作方面诸多“第一”,他是全国劳动模范董宏杰;三十余年致力于特种玻璃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的开发与应用,参与多项国家和行业重大课题任务,他是“安徽工匠”吴雪良

放大 缩小 默认

芜湖:为奋进路上的领跑者们点赞

   期次:第7829期   

4 月 27 日,芜湖市总工会组织召开劳模工匠代表座谈会,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8位劳模工匠代表结合自身成长经历,畅谈感想、交流经验,分享了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努力拼搏、积极奉献的故事。

宋红伟:为芜湖城市建设作贡献

30 余年来,宋红伟始终植根于轧钢生产一线,立志产业报国,苦练技能、专注创新,见难题就上、见堡垒就攻,在工艺改造、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技能技术“传帮带”等方面取得了骄人成果。个人获国家专利8项;带领的“宋红伟创新工作室”完成技术改造10余项,获国家专利6项……经过不懈努力,他由一名普通的轧钢工成长为全国劳动模范、江淮工匠标兵,是芜湖市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的杰出代表。

“作为一名产业工人,就要干点实事,心里才会踏实。我将和自己的团队一起,继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和芜湖人民城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宋红伟说。

杨良金: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

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科普带头人、群众口中的“农民科学家”,杨良金一直秉持初心,坚持让“技术长在泥土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仅在安徽,杨良金的脚步还踏遍云南、四川、贵州、山东、河南等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指导农户科学种田,走上致富路。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杨良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高述红:组建劳模协会,弘扬劳模精神

在省劳动模范高述红看来,劳模是广大职工群众的杰出代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组建劳模协会,对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工会联系劳动模范、加强劳模服务工作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她坚持以劳模协会为载体,不断探索和完善培养劳模、选树劳模、表彰劳模、关心劳模的工作机制,为劳动模范更好地施展才华、展现精神品格提供全方位支持。

“劳模协会成立后,围绕全市乃至长三角城市之间开展劳动竞赛,把协会办成弘扬劳模精神、增进交流、发挥参谋作用的先进组织。”高述红说道。

李平:哪里需要去哪里

在省先进工作者李平看来,芜湖一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辉煌的办学历史和成果。但是,近年来芜湖一中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李平认为,惟有清醒认识这些困境,及时采取措施,才能给芜湖一中带来更好的发展。接下来,芜湖一中将加大改革力度,提升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作为一名教育系统的战士,哪里需要去哪里。”李平信心满满地说道。

徐本盛:欲成匠人,必先为工

2016年,年仅21岁的徐本盛入职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从校园到车间,从理论到实践,徐本盛利用一切机会向老员工学习,短期内迅速掌握了快慢充线装配、外饰件装配工位等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总装调试工。面对新能源电路系统的陌生领域,他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自学,不断提升理论知识,及时总结和思考,成为公司装调工作全线通的第一人,并在全国第五届汽车装调工(乘用车新能源)职业技能竞赛中勇夺冠军,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安徽工匠”等称号。

“欲成匠人,必先为工。”这正是徐本盛的写照。

范王勤: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自从进入芜湖市邮政分公司工作以来,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省劳动模范王勤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并在工作中总结出了一套“五心工作法”,为企业发展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范王勤说:“工作中的每一个台阶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我们将以坚持不懈的努力、持之以恒的热情将‘五心’工作做实、做优。”

王学勇:做好本土技能型人才“寻培待”

安徽工匠年度人物王学勇坦言,汇聚人才,不仅要对外发力引进“高精尖”,更要激发内生动力,着力培育本土技能型人才。本土人才因“土生土长”而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更愿意为家乡建设付出更多努力。同时,本土人才的蓬勃发展可以进一步增加外部人才吸引力,壮大芜湖技能型产业工人队伍,助力芜湖高质量发展。

王学勇说:“‘就地取才’具有成本更少、稳定性更强的特点,让本土人才享受同等机遇和待遇,全方位统筹好本土技能型人才的‘寻培待’机制,让更多技能型人才在‘家门口’成长成熟。”

张卫:坚守匠心,助力国防事业

作为国营芜湖机械厂的一名数控机床操作员,安徽工匠年度人物张卫用“十年磨一剑”的实战经验攻破了许多加工技术难关,先后多次获得工厂岗位练兵第一名、“最美奋斗者”等荣誉,取得过数十项数控加工工艺优化成果。2017 年、2021 年入选芜湖市名师带高徒人才建设活动名师人选。工作 10 余年,一间厂房、一台机床隔绝了他与外界的喧嚣,打磨了一颗坚守平凡的心,诠释了一名航天匠人对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

正如张卫所说,惟有坚守“匠心”方能助力国防事业。(芜工宣)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