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12-2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摘要:◆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军队军事职业教育条例(试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规定制定办法》。◆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我国快递年业务量首次突破800亿

  • “十三五”期间安徽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摘要:本报讯12月21日,记者从“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省始终将污染防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各项

  • 京港高铁合肥至安庆段今日开通运营

    摘要:本报讯笔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京港高速铁路合肥至安庆段(以下简称京港高铁合安段)于12月22日开通运营,车票自12月21日15时对外发售。旅客可通过12306铁路官方网站、车站售票窗口、

  • 阜阳接下江浙沪350亿元投资

    摘要:本报讯临近年底,阜阳界首高新区田营科技园内,安徽网电通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锂电池项目,依然保持着从签约到开建仅1个多月的“神奇速度”——自今年6月20日开工以来,已完成厂区道路、主厂房基础施工,部分厂房

  • 冬至日“暖冬行动”温暖一线农民工

    摘要:12月21日,冬至日。中铁上海局三公司在肥西人才公寓项目工地开展“两节”送温暖活动,该公司党委书记张剑峰为奋战在一线农民工兄弟发放了100多套款式各异的保暖棉衣。现场穿上棉衣的农民工老梁说:“这棉衣又

  • 吴保桥:型钢科研人

    摘要:20多年来,他和团队累计研发了近100个牌号、600多个品种规格热轧H型钢,不仅在国内培育了广阔的市场,而且积极进军全球市场,助力我国从热轧H型钢进口大国变成出口大国,成为国内H型钢具有领先优势和全球

  • 工伤保险“扩容”堵住劳动保护漏洞

    摘要:12月18日,江苏省发布《江苏省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和实习生参加工伤保险办法》,明确从明年2月1日起,江苏省内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用工单位,可以

  • 摘要:

放大 缩小 默认

“十三五”期间安徽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期次:第7500期   

本报讯 12月21日,记者从“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省始终将污染防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努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都取得重要进展。

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从大气环境质量来看,截至11月底,全省PM10平均浓度58.5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同期下降18.8%,年均值第一次稳定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4个未达标城市(除黄山、池州)PM2.5平均浓度为37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同期下降28.8%,好于“十三五”考核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5.9%,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历史最好水平。从水环境质量来看,截至11月底,全省106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84%,好于考核目标9.5个百分点;无劣V类断面。其中,长江流域水质优良断面比例90%,创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近期,省统计局专项民意调查显示,全省生态环境满意率首超九成,也为历年来最高。

长江大保护成效突出。全面实施长江(安徽段)生态环境大保护大治理大修复强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落实专项攻坚行动,梳理排查出“23+80+N”共1747个突出问题,建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的领导推进机制和“点对点”“长对长”问题整改责任制。截至11月底,已完成整改1597个,占比91.4%。突出沿江干支流生态修复,进一步优化岸线资源配置,努力将马鞍山等地打造成长三角的“白菜心”。在池州市率先开展全域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同步实施试点,在合肥市建立入河排污口“排长制”,提升长江入河排污口治理能力。大力推进港口码头等污染治理,严格保护沿江饮用水水源地,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

三大保卫战强力推进。蓝天保卫战方面,强化控煤、控气、控尘、控车、控烧“五控”措施。碧水保卫战方面,全面落实“水十条”,重点推进城镇污染、农业农村污染、水源地污染、工业污染、船舶港口污染治理。净土保卫战方面,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突出工业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开展危险废物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日臻完善。法治保障持续加强,完成所有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任务,累计发放排污许可证超过1.1万张。督察制度严格执行,开展两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督察全覆盖,2020年对合肥等6市开展专项督察,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智慧监管体系加快构建,建成“数字江淮—生态环境”平台,在全国率先推动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设备安装、联网、运维监管“三个全覆盖”,已有2212家重点排污单位与省级监控平台联网。生态补偿推广实施,巩固形成“新安江模式”,新安江水质连年达到补偿条件,累计获得补偿资金57亿元。同时,协同构建长三角共保联治机制,与苏浙沪联动实施长三角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协作,一体化落实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任务。

(本报记者胡佳佳)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