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草长莺飞到寒风凛凛,地铁建设者们奋战1200多个日夜的合肥地铁5号线南段在12月26日正式通车运营。这辆从望湖城西开往贵阳路站的地铁,从一纸蓝图到通车运营,串联起了合肥新老城区的城市空间,不仅承载着合肥市民的心之所向,更是凝聚了无数地铁建设者们的辛勤和汗水。
轨道交通5号线TJ02标工程由中建五局安徽公司承建,该标段共6站6区间,起于包河大道站,止于扬子江路站。自2017年5月开工到2020年11月21日验收通过,仅用时3年6个月,成为目前合肥市轨道交通建设速度最快的线路。
作为该公司承接的第一个轨道交通工程项目,5号线南段的建设是公司上下关心的重点,而它的建设过程却并没有想象中轻松。
河流、湖泊、桥梁较多是TJ02本标段的特点,也是建设难点之一。盾构需下穿方兴大道地下立交桥、万泉河路立交,侧下穿塘西河桥,下穿人工湖、塘西河等,工程地质复杂,风险源密布。而其中盾构区间有四个区间最大纵坡超过22‰,大纵坡施工让电瓶车水平运输难度增大,容易造成溜车事故等安全隐患。
面对重重困难,项目部多次召开技术研讨与方案策划会,在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中找出最佳方案,并结合相关技术,对各工序进行3D模拟,找出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多次预演提前规避各项施工风险,克服了燃气、供电等高危管线破坏及联络通道的暗挖可能造成隧道坍塌及地面塌陷等事故风险。“品质保障、价值创造”是五局建设的宗旨也是生命线,因此项目部自进场以来,就致力打造标准化建设样板工程。
为增强安全防范意识,项目部建立VR安全体验馆,并安排所有进场人员对高处坠落、基坑坍塌、机械伤害等常见安全事故进行VR体验教育,是全线第一个安装VR安全体验馆的单位。钢筋加工采用全封闭式钢筋加工棚,有利于钢筋加工规范化管理及成品、半成品的分区保护,成为全线第一个实现全封闭钢筋棚的单位。落实公司智慧工地建设,钢筋笼采用数控滚笼机进行加工制作,使钢筋笼成品更标准、规范。
同时,项目设立安全宣讲平台,使班前安全教育日常化;充分关怀作业人员,结合茶水室设置可视化教育室,加强作业人员休息间隙的安全教育;对人员、设备、技术交底等内容实行二维码统筹管理,拓展智慧工地建设;施工现场设立扬尘监控系统和防尘雾炮机,落实“蓝天白云行动”。
一切的努力终有回报,中建五局安徽公司成为了全线第一个受业主表扬的履约单位。
(本报记者魏如冰通讯员余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