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外出务工人员服务管理系统”被人社部评为“全国公共就业服务优秀成果一等奖”,并作为安徽唯一项目在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上展示。全省2020年“就业扶贫行动日”活动主会场启动仪式在利辛县举行。蒙城县率先高质量完成长江退捕禁捕渔民就业安置工作。谯城区成功申报省级亳州青年创业园。创新开展了“招聘夜市”活动、开发了亳州稳就业手机APP、开设了人社之声“空中招聘”专栏及汽车驾驶脱贫培训等特色做法……
2020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对经济和就业造成的严重影响,但亳州市就业工作仍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1-11月,亳州市城镇新增就业5.65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82.17%;城镇登记失业率2.57%,就业局势保持总体稳定,就业工作受到省人社厅充分肯定。
——精准助力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去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亳州市百万农民工滞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市农民工返岗就业指挥部,各县、区也相应成立指挥部,通过近2个月的努力,圆满完成外出务工人员返岗就业工作。一是归集企业用工需求。整合线上线下多种供需渠道,摸排45个城市2673家企业用工岗位116.29万个,快速推送到全市1346个返岗就业服务点,让农民足不出村就知岗位信息。二是搭建返岗就业通道。在农民工相对集中的地区,实行“点对点、一站式”包车运输,实现“家门到车门、车门到厂门”精准对接。亳州市各县区先进做法多次被国家和省级媒体宣传报道。
——全面实施援企稳岗护航行动。亳州市人社局全面梳理国家、省先后出台的一系列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政策,形成亳州市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政策“一本清”,组织企业参加政策宣讲会,开展线上线下全方位宣传。一是“减”。贯彻落实阶段性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政策。二是“返”。出台疫情防控期间援企稳岗实施方案,提高失业保险费返还比例。三是“补”。落实各项就业补贴政策,出台亳州市重点企业稳岗返还政策、工业奖补政策。
——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认真梳理形成《十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在掌上亳州、微信公众号和新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开展“人社局长进校园”活动,组织“启明星”就业指导专家、创业指导师进校园,提供就业创业服务。开展“职等你来、就业同行”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举办“亳揽人才,职在药都”专场招聘会,打造线上、线下和空中“立体招聘”平台。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充分发挥“片长、组长、邻长”作用,依托“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小程序”,提供“一键直达”就业服务,建立实名制数据库,实行联系全覆盖、服务全覆盖,实名制就业帮扶7967人,就业帮扶率99.99%。实施高校毕业生和小微企业“双向激励”,落实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增岗补贴、一次性就业补贴、岗前培训补贴等政策。充分挖掘机关事业单位岗位潜力,加大高校毕业生招录招聘力度。深入实施青年见习计划,全市组织3630名高校毕业生和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完成目标任务的191.06%,发放资金2032.05万元。
——扎实推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工作。紧盯打赢脱贫攻坚战任务,成立市、县区人社扶贫专班,建立日通报周调度工作制度,全力推动“五个一批”扶贫政策落实。一是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将贫困劳动力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集中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二是引领就业扶贫车间高质量运行。建立市、县(区)、乡镇三位一体包保机制,对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动态监测,搭建订单调剂平台,落实各项奖补措施。三是实施贫困劳动者驾驶技能脱贫培训工程。截至去年11月底,全市贫困劳动者参加培训6455人,已有2441人取得驾照,每年可增收1.3亿元,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和稳定脱贫。
——统筹做好其他重点群体就业。一是保重点。扎实推进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开展“助力就业起航、情暖退役军人”就业服务月活动,提供免费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培训等服务。成立保居民就业风险应对专班,建立农民工返乡预警机制。二是提技能。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现企业拓岗位、减负担、促发展,职工稳就业、长技能、保生活。三是兜底线。去年1-11月,实现就业困难人员帮扶就业率90.02%,全市长江禁捕退捕渔民转产就业率100%。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发放失业补助金2390人、198.5万元。
——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一是常态化开展“2+N”招聘活动。1-11月,发布线上招聘会182场次,企业发布岗位9.78万个;举办线下招聘会465
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6.25万个。二是开展“招聘夜市”活动。自去年8月份以来,市、县区人社部门联动开展“招聘夜市”活动。三是打造信息化零工市场。启用建安零工市场,开发亳州稳就业手机APP,建立岗位和人员2个数据库,1213名零工找到固定工作岗位。四是扎实开展“四进一促”专项活动。建立由人社、发改、教育、经信、商务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推进工作开展。去年11月4日,省“四送一服”第三工作组专题调研亳州市“四进一促”工作,认为工作开展扎实、成效显著,给予高度评价。
——推进“创业江淮”行动计划。坚持把鼓励创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加大创业扶持力度,引导各类群体投身创业。一是认真做好返乡创业服务工作。持续开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活动。常态化开展创业服务,发放《亳州市创业政策汇编》等服务手册,举办青年企业家带动创业、优秀返乡创业人才评选等活动。二是开展项目跟踪服务专项行动。对全市投资500万元以上返乡创业项目开展实地走访调研,了解项目落地运营情况及建设经营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助推企业早落地、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设立创业扶持资金专项用于促进创业,兑现创业扶持资金418.44万元。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46亿元。四是突出创业示范引领。发挥创业产业园、电商产业园等创业孵化平台作用;举办第二届“药都创赢”创新创业大赛,不断发挥创业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让更多群体投身就业创业。
2021年,亳州市将进一步加大就业优先政策落实力度,围绕“四大板块”,服务“五大群体”,推进“六项行动”,全力以赴打好稳就业保卫战,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梁作盘)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