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1-02-2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一站式”办结三省一市跨省户口迁移

    摘要:本报讯日前,记者获悉,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公安机关共同推出了跨省户口网上迁移便民措施。自2021年2月19日起,上海、浙江、江苏、安徽(合肥)的户籍居民在长三角区域内跨省迁移户口时,只需在迁入地公安派出

  • 线上线下招工忙

    摘要:春节以来,芜湖三山经济开发区人社局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新春劳动用工招聘活动,搭建就业平台,满足企业用工需求。图为2月22日,求职者在三山农贸市场参加招聘会。程依宝/摄

  • 怀宁:实施独秀英才集聚工程

    摘要:本报讯为进一步健全人才管理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加快与长三角等人才集聚地的融入对接,促进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增强区域核心竞争力,怀宁县决定在“十四五”时期,实施独秀英才集聚工程。根据实施方案,该县

  • 安徽首个智慧能源服务电力营业厅落成

    摘要:本报讯2月23日,合肥新包河供电营业厅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合肥供电公司全面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三型一化”营业厅转型升级要求,打造的安徽首个智慧能源服务电力营业厅。包河电力营业厅于1996年落成,是合肥

  • 摘要:

  • 招贤纳士满足用工

    摘要:2月22日,在祁门县凫峰镇,只见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来自该县的9家企业提供了500余个就业岗位,吸引了附近200余名求职者前来求职应聘,活动当天共有114名求职者达成就业意向进行了求职登记。

  • “直播带岗”现场火热

    摘要:本报讯2月23日,“春风送岗,职等你来”直播带岗活动在黄山市黄山区中通广场火热进行。这是该区“2021就业春风行动”暨新春公益网络直播招聘会的第四场。“镜头转过来,这边是鑫赢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为我们带

  • “侯老汉”踏舞出行“淘金”记

    摘要:二月的皖北,洋溢着浓浓的春意。2月20日,阜阳周边的农民工兄弟沿袭着“三六九,往外走”的习俗,来到阜阳火车站,从这里坐火车外出“淘金”。偌大的阜阳站外广场,空空荡荡,曾经“人山人海”的春运场面不见了。

  • 家人在一起,哪里都是团圆

    摘要:2月19日,中铁四局建筑公司赣深铁路广东段站房工程项目陆续有人返岗复工。当天,现场已有200余人投入施工生产,这对张家兴来说,比过年还要高兴。因为项目工期紧,越早形成大干局面,保质保节点完成建设任务便

放大 缩小 默认

“侯老汉”踏舞出行“淘金”记

   期次:第7541期   

二月的皖北,洋溢着浓浓的春意。2月20日,阜阳周边的农民工兄弟沿袭着“三六九,往外走”的习俗,来到阜阳火车站,从这里坐火车外出“淘金”。

偌大的阜阳站外广场,空空荡荡,曾经“人山人海”的春运场面不见了。随着阜阳高铁的开通分流,在各地倡导“就地过年”大背景下,阜阳站牛年春运不再“惊涛拍岸”。

8时19分,一位老汉走进记者的视野。他身着黑色羽绒背心,戴着鸭舌帽,蹬着运动鞋,在站外广场上东张张、西望望,“你好,请帮我拍一段视频。如今的阜阳站变得漂亮了。”

记者一脸茫然,顺手接过老汉递给的手机。

“三、二、一,开始……”伴着动感的节拍,老汉绽放灿烂的笑容,跳动轻快的脚步,挥洒舒放的手臂,扭动柔活的腰身,原来他是在跳霹雳舞。“时间还早,再帮我录一段吧,要把‘阜阳’二字拍进视频,我要发段抖音。”老汉笑意写在脸上,“我现在粉丝有700多个……”

年近六旬的侯振,来自亳州市利辛县中疃镇谢疃村。当天他从老家乘坐1个多小时的出租车来到阜阳站,赶乘9时26分的K105次列车,前往江西九江市,开启外出“淘金”之旅。“请问你在外做什么工作?收入怎么样?”在空荡的车站外广场,记者与候老汉攀谈了起来。“我在外打工30多年了,从事运输驾驶,一个月能挣上八九千块钱,现在日子一年比一年好了,家乡变美了,家家都住上了小楼房。”侯振津津乐道,中国的春运像是钟摆一样,春节前从工作地点赶回家,春节后又从家里赶回工作地点。“九江那边的企业老板提前从网上给我订了票,刚才跑到售票处取票,发现现在不需要取票,工作人员说现在使用电子客票,扫身份证就能进站乘车。”侯振一脸欣喜,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打开订票信息给记者看,“前几年,我从阜阳去无锡打工,网上订好票后,必须去售票处取票,那时人很多,手上又提着上大包小包的行李,很不方便。”

8时40分,他戴起口罩,动身进站。

“我刚换的手机,健康码系统进不去,这可怎么办?”侯振遇到了“拦路虎”,“我没什么文化,也不会操作手机健康码,请帮帮我?”车站候车大厅的铁路志愿者接过他的手机,一步一步帮他操作,不出2分钟,他便顺利进入车站。侯老汉连声道谢,赞叹阜阳站春运服务一年比一年好了。

阜阳北站团委书记张智说:“今年安排了多名志愿者,专门为中老年人等重点旅客服务,减少了他们出行过程遇到的麻烦事。”“请旅客佩戴口罩进站,保持安全距离。”车站广播传出不间断温馨提示引导。侯老汉摸了一下口罩,确认戴好后,自觉地走到了人少的地方。

“这个车要4个多小时到九江,回来还是不方便,老母亲已经81岁,我不在家时,家人总是盼我回来,真希望一年能多回来几次。”他拿起手机翻看着家人的照片,“如今,我们皖北通高铁了,阜阳西高铁站我还没去过,听工友讲过那里很漂亮,下次想去看看,在那也拍上一段跳舞的视频。”“2019年,商合杭高铁阜阳至合肥段开通,皖北出现了新气象,阜阳到合肥有了快捷如飞的高铁列车。去年,合肥到安庆高铁也开通了,今年安庆至九江高铁将开通,合肥到九江高铁直达,今后你从九江打道回‘阜’就更方便了。”阜阳北站客运车间值班员赵越对侯振说。近年来,长三角加快发展,高铁成网,旅客基本上是“随到随走”。

9时15分,侯老汉乘上了K105次列车,开车前他面带微笑地向车窗外看了看,再看一眼家乡的美。随后,他刻意把鸭舌帽转了个方向,摆出一个街舞独有的姿势,释放出自信的激情。记者下意识地向他挥手致意,祝愿侯老汉“牛年好运、‘舞’出精彩、心想事成……”

(陆应果 仇彬 本报记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