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安庆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宜宏(左)春节期间慰问坚守在岗位一线的巡警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对于刚刚过去的 5 年,安庆工会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征途:获得第五届全国“书香三八”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省工会经费审查工作特等奖,连续两年获得安庆市平安建设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工会组织在全市职工群众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展望“十四五”,安庆工会如何在格局重塑中迈好新步伐?有哪些新举措?为此,记者采访了安庆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宜宏。
记者:近几年来,安庆市总工会坚定扛起职工“娘家人”“贴心人”的使命担当,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方面,成效显著,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十四五”时期,安庆工会工作如何巩固良好局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王宜宏:开局关系全局,起步决定后势。新春伊始,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要围绕“开好局、起好步”来展开。要按照省总工会和安庆市委确定的目标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示范引领、助力发展、普惠维权、强基固本”为抓手,对标打造忠诚、筑梦、幸福、活力的“职工之家”,拓展服务职工新途径,打造服务职工“金字招牌”;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断激发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开展劳模进企业、进校园等“五进”活动;选派工会干部助力防疫、复工复产、防汛救灾等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全市职工及工会干部的主力军作用;全力为职工办好事解难事,开发多样化工会普惠项目,深化“绿色出行乘公交”普惠补贴等一系列深受职工欢迎的活动;巩固城市困难职工脱困解困。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展现安庆工会新作为。
记者:众所周知,安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市经济发展“进百强、上台阶”的目标要求,安庆市总工会在围绕安庆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宜宏:围绕省总工会重点工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市经济发展“进百强、上台阶”的目标要求,我们深入调研,决定大力实施“四大工程”。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实施职工思想凝聚工程。广泛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安庆篇章”职工系列主题教育,运用多媒体、微电影、演讲比赛等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广大职工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以迎接建党 100 周年为契机,举办“我把歌声献给党”全市职工歌手大赛,开展“永远跟党走”职工书画摄影展。加强工人文化宫、职工学校等职工文化教育阵地建设,筹建安庆市职工活动中心,拓展职工服务中心功能。
二是突出示范带动,实施“三种精神”引领工程。着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建设全市劳模(工匠)先进事迹展厅。深入开展劳动模范、工匠大师进校园、进企业、进工地、进班组、进社区等“五进”活动。通过系列“劳模+”活动,培育劳模产业扶贫基地,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开展 2021 年全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评选表彰,完善“安庆工匠”选树机制。举办“辉煌十三五”劳模工匠成果展,激励引导广大职工勇担新时代使命。
三是注重实践锻炼,实施劳动聚力工程。从科技创新、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和劳动安全等方面入手,启动“当好主人翁·建功十四五”主题劳动竞赛。在重点行业、领域及重点工程中开展技术比武和技能竞赛,推动技能竞赛更多向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等首位产业领域拓展。推行产业工人岗位大练兵活动,积极参与长三角技能创新平台交流,使产业工人优秀创新成果得到展示提升。实施产业工人技能等级提升和名师带徒奖励计划,发挥技能人才“传帮带”的示范效应。规范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建设,为工匠大师施展技能搭建平台、提供舞台。
四是拓展普惠特惠,实施职工暖心关爱工程。做实叫响“安庆市职工法律援助服务中心”品牌,畅通扩大职工法律服务范围。依托市委“党建带工建 合力抓创建”行动,推动集体协商在全市园区、非公企业的全面覆盖。持续开展“春风送岗-工会在行动”系列活动,为全市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办专场就业招聘会。从提升劳动者自身素质入手,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创新发展工会传统“四季送”项目,做好职工疗休养服务、农民工免费体检工作。建设运行好“户外劳动者幸福驿站”、女职工“阳光家园”、职工活动中心,擦亮工会服务职工招牌。
记者:对标对表,安庆市总工会在提升服务职工效能方面有哪些举措?
王宜宏:目前,安庆全市工会组织数 9010 家,工会会员数63.88万名,农民工会员数28.99万名。为提升服务职工效能,推进工会工作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我们将围绕三个方面攻坚突破。一是围绕组织建设攻坚突破。当前,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核心的“三新”经济蓬勃发展,创新“三新”领域职工入会方式,深化八大群体入会和百人以上企业建会工作,最大限度将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规范基层组建,新培树市级新时代职工之家示范点 100 家,同步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工会活动阵地建设。二是围绕产业工人能力素质提升攻坚突破。主动适应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人才政策变化,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开展工会干部双向交流工作,扩大工会干部深入基层力度,增强解决工会工作新问题的能力。三是围绕打造新服务模式攻坚突破。全市各级工会将不断探索“互联网+”业态下工会云端服务方式,依托网络及新媒体矩阵,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邀请一批劳模、工匠、专家走上“云端”,开设“云讲堂”、工会事项“云办理”、举办职工风采展示“云展厅”、打造职工阅读“云分享”等活动,全新打造“网上职工之家”“五一学堂”等工会品牌,在网络发出安庆工会之声。(江琳 本报记者 蒋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