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锐意创新,持之不懈培根铸魂。五年来,全市各级工会始终坚持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勇于解放思想、敢于直面问题,顺应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持续强化理论武装,知行合一创新实践。《市总工会改革方案》提出的5个方面26条改革举措均按计划逐项落实。大胆改进工会领导机构人员构成,建立专职为主、兼职与挂职相结合的工会干部队伍,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认真开展改革“回头看”工作,推动工会改革举措落地见效。
与此同时,各级工会组织按照“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总要求,从强基层、建机制到抓规范、增活力,逐步扩大工会组织的有效覆盖面,全面提高工会组织化水平,夯实工会服务职工阵地,实现建会、入会数量质量双提升。截至2020 年底,全市共有工会组织6519 个,工会会员75.94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46.8万人,形成一支庞大的职工队伍。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省委和省总工会的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市总工会发挥牵头职能,有条不紊地统筹推进这一进程,落实名师带徒奖励机制,鼓励劳模发挥示范作用,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风范,大力培育“颍淮工匠”。聚焦市委“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通过全市 80 多家劳模创新工作室,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助推职工技能素质建设,提升产业工人业务素质。围绕全面开创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建设,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为主题,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活动 800 余场次,促进广大职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参赛职工共 46 万多人次,提出合理化建议 11.36万条,取得包括长三角优秀创新典型案例在内的科技成果、实用专利300 多个,技术革新 400 多项,有 200 多名职工在各种赛事中获得 400多项奖励,近 3 万名职工提升了技术等级,涌现出 4 名江淮工匠、15 名颍淮工匠和一大批素质优良、技艺精堪的能工巧匠,为新时代的发展汇聚了强劲的奋斗力量。
不忘初心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职工群众将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策马扬鞭自奋蹄,主动担当勇作为,百尺竿头更进步,乘势而上续辉煌,努力创造工会工作新业绩,谱写颍淮工运新篇章,为建设新阶段现代化实力阜阳、大美阜阳奉献工会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