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激发工人阶级的主人翁意识,鼓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中华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是阜阳工会组织思考的命题。几年来,阜阳市各级工会积极创新形式,宣传劳模先进事迹和工人阶级伟大品质,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振劳模发展信心,把初心和使命转发为砥砺前行的实际行动,让榜样的旗帜,引领全市职工,唱响新时代的建设之歌。
首先挖掘传统媒体潜力,与当地主流媒体深度合作,以开辟专版、专栏、拍摄专题片的形式,高强度、广覆盖对具有鲜明特点和感人事迹的各级劳模进行宣传,形成统一时间、统一主题的宏大声势。其次,充分运用新媒体表现形式多样的优势,推动全市8个县市区利用各自的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对劳模先进事迹图文并茂地进行展播,使更多的职工熟悉知晓身边的劳模。仅最近两年,全市各县市区仅在网站上就推出陈燕、薛利、侯现中等近百位各级劳模专题,累计阅读数5万多人。另外,开展“中国梦·劳动美”劳模宣传月,在大型晩会上让劳模亮相,都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劳模风采。尤其是2019年国庆节期间,市总精心挑选新中国成立后邹侠、朱慧秋、刘晓林等 80 位各个年代有代表性的劳模,为他们树碑立传,编辑阜阳工会组织有史以来第一本反映劳模事迹的书籍《让劳动创造阜阳辉煌》,更进一步扩大了劳模的影响。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努力营造尊重劳模、学习劳模、关爱劳模氛围。五年来,全市共评选市级以上劳模和先进工作者154名、五一劳动奖章 368 名、五一劳动奖状 32 个、工人先锋号154 个。为劳动模范创造一定的福利待遇,让劳动最光荣、劳模最可爱在颍淮大地蔚然成风,市总工会于此不遗余力,和阜阳公交总公司联合为全国劳模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办理免费乘公交的劳模卡,与各县市区工会连续几年组织劳模在植树节期间建造“劳模林”,其间,劳模们汇聚一齐,走向田野,栽下一颗颗树苗,也栽下自己的荣耀和希望,那郁郁葱葱的盎然绿意,在昭示劳模精神像树一样长青,也感召广大职工向劳模看齐,孕育成为国家建设栋梁的梦想。各级工会还通过组织劳模乘坐首发高铁和劳动模范看阜阳、看颍上、看界首变化及向他们赠送工会报刊等活动,促进社会形成尊崇劳模、礼敬劳动者之风。针对劳模遇到的突出问题,工会组织总是及时施以援手。全国劳模、年过八旬的理发师孙玉安,家中被盗,生活拮据,市总主要负责同志在第一时间带人前去慰问,为老人送去米、面、油等物品,使老人得到莫大安慰。孙玉安受到的工会关爱,以及全国劳模答朝荣、葛浩新,时代楷模高思杰分别当选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加深了人们对劳模社会地位和作用的认知,原阜阳农药厂退休女工朱红燕就是怀着对劳模的崇敬之情,主动找到孙玉安拜师,学习理发技艺,从此常年走进社区和敬老院,义务为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理发,做些力所能及的护理服务,被誉为劳模带出来的公益达人。阜阳汽运集团邹侠服务班职工乔静,在服务班班长、全国劳模邹侠的带动指引下,任劳任怨,对旅客如亲人,受到人们的普遍好评,今年,她光荣地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至于“跟着劳模去扶贫”活动,也产生一定反响:在技能扶贫方面,共组织劳模45人次,带动490户贫困户脱贫,创造经济效益近100万元;在产业扶贫方面,共组织劳模43人次,带动963户贫困户脱贫,创造经济效益1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