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解放军大部队从巢湖经过,去长江边集结,准备渡江作战,我们就是用这些小划船运送军粮的。”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教育课在庐江县盛桥镇沙龙埂村民组的党史馆举行,今年90多岁的老党员孙茂林讲述着眼前一艘艘外表斑驳的小划船的历史故事。
孙茂林告诉笔者,这种小划船当地人叫它“腰子盆”,两头尖,中间宽,呈纺锤形。巢湖渔民世世代用它出没在风浪里捕鱼,养家糊口。1949 年初,刚满 18 岁的孙茂林参加了当地游击队。当年4月,得知渡江大军经过巢湖时,当地百姓自发地把家里的余粮捐出来充当军粮。“我们年轻人组织了 100 多只小划船,从巢湖到裕溪河,再到二坝,沿着水路划了100多里,跟在大部队后面,把这批军粮送到前线。”孙茂林激动地说,“这些小划船也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做过贡献,后来全部收集陈列在村部党史馆。”
在党史馆,一排排老物件、一张张照片、一帧帧影像、一幅幅字画,珍贵的经典历史人物、事迹史料记录着庐江大地上的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为国家复兴而开展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仿佛带领着大家走进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峥嵘岁月,给党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
时光荏苒,斑驳了老物件的光泽,却更新了它们的时代意义。伟人纪念章、粮票、入党申请书、集邮册、煤油灯……这些记录并见证光辉岁月历程的老物件,不仅折射时代变迁,背后还藏着一段段峥嵘往事或一个个启迪心灵的故事。
今年 79 岁的老党员刘福志当了 24 年的村会计,他将100 多份入党申请书和上级党委的批复文件装订成册收藏,放在村史馆,供大家学习参观。他拿着发黄的纸一张一张地给大家介绍来历,他说:“这张入党申请书是我50年前写的。当时我参加青年突击队开挖舒庐干渠,我是在‘火线’上向党交的申请,虽然是用便笺纸手写的,但体现了我们那一代人对党的热爱和忠诚。”
对于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这些旧物都是时代的印记,也见证和传承了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和使命。
“这是一次寻找红色记忆、重温革命历史、追寻初心使命的心灵之旅,让我更加坚定了跟党走的理想信念。”盛桥镇苍头村滨湖党支部党员陈磊说道。
如今,在庐江各地掀起党史学习热潮之时,一些老党员纷纷将珍藏多年的老物件拿出来,并与年轻党员们分享这些老物件背后的党史故事,重温党的光辉历程,歌颂党的伟大成就,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广泛开展学习党史的热情。“我们积极寻找和挖掘与党史学习相关的老物件,用一件件红色老物件串起一个个红色小故事,让老物件‘活起来’,也让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借助老物件这一载体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更近距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庐江县委书记许华为说。
(钱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