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3-09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图片

    摘要:

  • 敲饭榔心

    摘要:旧时隆冬与初春季节,合肥人家多以腌制的肉类或蔬菜佐餐。民间俗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立冬后,趁着天气渐趋干燥,阳光较为充裕的有利时机,家家户户忙着腌制肉类或蔬菜。取来腌的蔬菜,主要有雪里蕻、芥菜、

  • 品“八鲜”与品“八仙”

    摘要:八鲜,是江南“水八鲜”;八仙,乃神话八仙人。八鲜与八仙,原本不相干,只因一次苏州之旅,在一家雅致的园子,一边品着江南“八鲜”,一边听着评弹“八仙”,于是他们就这样“相遇”了。八鲜,是生长在江南河流湖泊

  • 河洛之地的心灵版图

    摘要:《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相传,上古时,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

  • 山中年夜

    摘要:日暮苍茫。车子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远处的山野深处已传来断断续续的鞭炮声。车内的音响正播放肯尼吉的《回家》,那悠扬缠绵的萨克斯曲,将回家过年的情绪渲染到极致。突然,音乐中断,车子熄火在路上。一通手忙脚乱的

  • 荠菜花繁蝴蝶乱

    摘要:园子里的蔬菜在暖洋洋的阳光下生长旺盛,虽然现在还不到春天,但天气短暂地有了春天的味道。我穿过园子旁边的道路,往园子后面的树丛湖岸去。但是园子里的蔬菜太吸引我了,我在园子外面停下脚步,只见阳光暖照之下,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中年夜

   期次:第7306期   作者:□方华

日暮苍茫。车子行驶在回家的路上,远处的山野深处已传来断断续续的鞭炮声。车内的音响正播放肯尼吉的《回家》,那悠扬缠绵的萨克斯曲,将回家过年的情绪渲染到极致。

突然,音乐中断,车子熄火在路上。一通手忙脚乱的检查后,车子还是发动不起来。打电话给车友俱乐部,告知大体方位,得到的回答是:因为是年三十,又路途遥远,援助车辆赶到,最快也要在半夜。

和爱人在车内遥望周围的茫茫群山发了一会呆,感觉夜色带着刺骨的寒意正从车门的缝隙慢慢地侵入。在万家团圆的除夕之夜降临之际,心头倍觉寒冷。“你看,那有一户人家。”顺着爱人手指的方向,从车窗外望去,见路边的半山腰上果有一白墙青瓦的屋舍。两人一商量,决定冒然前往,讨一口热水,避避寒。

弃车上山,在树丛中找到一条小径。沿小径蜿蜒向上,不多久,屋舍果然出现在眼前。夜色已经降落山野,门前的一盏红灯笼照亮门扉上新帖的大红春联,也将一团融融的暖意投射到我们身上。

一只花狗突然窜入门前的灯光下,汪汪地叫着。两扇门吱呀一声打开,里面走出一位发须花白的老人。待我们指着脚下公路上的汽车说明情况后,老人放松警觉,喝退花狗,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堂屋。

一进屋,老人就高兴地朝屋后喊:“家里的,来客人咯!”屋里立即走出一位满脸兴奋的大妈,一见我们,稍愣了一下,立即又是满脸喜悦。她一面请坐,一面对我们说:“我还以为儿子媳妇回来了呢。”从她口中得知,他们儿子一家原本天黑到家,因为路上交通事故堵车,电话告知半夜后才能赶到家过年。

将一杯清香扑鼻的山茶温暖地捧在手里,老人又将一个木炭火盆放到爱人的脚下。然后一连声地叫着大妈开饭。我和妻子虽极力劝阻,老两口还是将一桌丰盛的年夜饭端了上来。

      盛情难却,只好顺老人的意。帮老人将一挂鞭炮在门前点燃后,就像一家四口一般吃起了年夜饭。老两口一个劲地往我和妻子的碗里夹菜,告诉我们:这是山里放养的土鸡,城里是吃不到的;这是山中的野菇,比栽种的鲜多了;这是自家种的蔬菜,我的媳妇特别喜欢;这是放养的黑猪肉,我的孙子最爱吃……

与老人把酒闲话,得知老人承包这片山林已有十几年了。老人说,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新鲜,经常有人来这里游玩,也隔三差五地有游人在他家落脚,要是夜里车子还弄不好,就在这歇脚。老人乐呵呵地说,现在政策越来越好,与过去比,天天都像过年,只是一年四季守在山里有点孤寂,过年了,总希望儿子孙子们回来,合家团聚一下。这不,年三十,儿子一家赶不回来,你们却来了,真是贵客和缘分。

和老人说年事,话桑麻,看妻子和大妈唠叨着家长里短,忽然感觉这就是亲情,这就是家,这就是中国的年。

温馨时光短。夜未央,接到车友俱乐部的电话,救援车辆已到山下,心中又添温暖。

下山迎接,看修理人员丝毫不耽搁地检查维修。一声犬吠,老人竟拎着开水、拿着糖果,在花狗的陪伴下来到车边。

车子很快就修理好了,与老人握手告别。待车子行出一截,回头望去,依见山道上朦胧伫立的身影。又行不多远,迎面交会一辆轿车,心想,一定是老人儿子一家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