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鲜,是江南“水八鲜”;八仙,乃神话八仙人。八鲜与八仙,原本不相干,只因一次苏州之旅,在一家雅致的园子,一边品着江南“八鲜”,一边听着评弹“八仙”,于是他们就这样“相遇”了。
八鲜,是生长在江南河流湖泊中的莲藕、红菱、茭白、芡实、荸荠、水芹、莼菜、慈姑等八种水生植物,它们的根、茎、叶、花、果,都成为盘中珍品,称为“水八鲜”。
清朝冯延年在《秋月庵春暮》一诗中说:“时光忽忆蓴菜滑,采摘不厌轻舟劳。”莼菜,睡莲科,长于纯净的湖泊,椭圆形绿叶或浮于水面或潜在水中,嫩茎和叶背有胶状透明物质,遇浪随风漂浮,是江南珍贵的蔬菜之一。古时江南女子坐于木盆中,素手濯水,巧指翻转,于春秋两季采摘卷曲的嫩梢。莼菜做汤,本身没有味道,滋味全在于一碗好汤,但胜在口感圆融、鲜美滑嫩,为人喜爱和称赞。一碗莼菜汤,就是一首江南采莲曲。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令人心醉,无味之味才是真滋味啊!
水八鲜中,最熟悉最常见的就是莲藕。新摘的白莲藕,洗净切片,生吃脆嫩甘甜,清炒清脆爽滑,裹上塘泥可保存到来年初春。一罐老藕炖汤,醇厚绵润,鲜香浓郁。
“但丝莼玉藕,珠粳锦鲤,相留恋,又经岁。”苏轼对莲藕的喜爱,也是年复一年,常吃不厌。
荸荠和红菱,一个生于泥中,一个长于水中。去掉外皮,露出洁白的果肉,拈一颗放进嘴里,如琼浆玉液,水嫩鲜美,通常都被当成水果吃。
江南温润的气候、秀丽的风景,那种特有的水润丰腴、娇柔妩媚,不仅体现在物产的水灵灵上,更体现在娇滴滴的吴侬软语里。
八仙,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神话人物。
曾听过北方说“八仙”的评书,铿锵有力,跌宕起伏。苏州评弹版的“八仙”还是第一次耳闻。只听琵琶声起,一阵咿呀婉转的空灵小调传来。有评话,有弹词。评话时跌宕激昂,弹唱时飘逸清婉。用缈缈仙音演绎出何仙姑的清丽脱俗、韩湘子的玉树临风、张果老的出尘入世、铁拐李的怪诞离奇……时而缠绵动情,时而清丽飘逸,时而铿锵跌宕。潮起潮落间,犹如走进神奇的传说故事,演绎着世俗的烟火真情。
品着美味佳肴,听芊芊素指轻轻拨动弦上的温柔,真是一段美妙的享受啊!品“八鲜”与品“八仙”,两种品法,一种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