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七一”,父亲用轮椅推着我,去参观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进入展厅,大屏幕上正播放当天的新闻,看到党旗的那一刻,一位精神矍铄、气宇不凡的古稀老人,立刻一脸肃穆,对着党旗庄严地行一个军礼。我像注视英雄般望着老人,父亲也是充满敬意地主动向老人问好。
老人转身的一刻,慈祥地看着我,轻声问父亲:“闺女多大了?”“18岁,本来该上高三,可谁知生病了。这次来西安,是给娃看病的。”老人轻声道:“哦,抓紧治疗,孩子很年轻啊!真巧,我当年参加红军时,也是18岁,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几十年过去了。”老人看着我眉头轻蹙满脸落寞,他的眼神里充满了长者的疼惜与怜爱。在接下来的参观中,他一路陪着我们,我有幸聆听这位“红军老人”的故事。
真应了我们陕西人那句话,“戏上就是世上”,以往在影视剧中看到的情节,确是老人亲历。老人是东北人,当年日本鬼子在东三省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的父亲和兄长都死于日本人的枪下。母亲终日忧心忡忡,后听说他的堂哥是红军,在打日本鬼子,就悄悄跟堂哥说,让他跟随堂哥去参加红军。没承想,当年 18 岁的他,和母亲竟是永别,母亲后来也被日本鬼子杀害了。得知这个消息时,他已跟随大部队到了延安革命根据地,巧遇家乡的一位老乡告诉他的。
我记忆最深刻的是,老人给我讲那惊心动魄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那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行程极为艰苦,不断遇到敌人的围追堵截,粮食也十分匮乏,他们常饿得头晕眼花。当时他正长身体,食量大,堂哥经常把自己少之又少的口粮省下来,分给他吃。身边每天都有倒下来的战友,不是负伤身亡的,就是活活被饿死。最让老人伤心的是,在一次战斗中,堂哥一把推开他,一颗子弹打进了堂哥的胸膛……那年堂哥只有29岁。
那天观展结束,将要步出大门时,我看到门口停一辆轿车。看见我们出来了,两位挺拔伟岸的军官跑步上前,对着老人毕恭毕敬地敬礼道:“首长好!”那一刻,我惊得目瞪口呆。原来,老人曾是西北某部军区副司令。难怪,他身上有那种经过战火洗礼的坚毅神态和熠熠生辉的“长征气场”,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身上的那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老人上车前与父亲握手的一刻,塞给了父亲500元钱,说是他一点儿微薄的心意,希望我能坚强地战胜疾病。
看着老人的车子消失在路的尽头,父亲握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爸知道你生病心里苦,但你要像经历过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爷爷们那样,不管以后的路有多艰难,你都要拿出斗志来!只要精神不倒,就有希望。没事的,不管多难,爸都陪着你!”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