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5 日,在冬瓜山铜矿地下一千米深处的运输区中控室,调度员刘宜平正关注着屏幕上无人驾驶矿车的运行状态。在地下千米装有空调的中控室内,调度井下自动驾驶矿车,不再受噪音、粉尘困扰,这是以前几代矿工无法想象的。
冬瓜山铜矿是一座井深超千米的大型铜矿。早在 2005 年,该矿实现负 730 米井下与地表手机通话,这是 CDMA 和 GSM 无线网络技术首次在该矿井下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此项井下无线网络信号覆盖工程在全国属首例。现如今,该矿主要生产和运输中段实现网络全覆盖。
在这里,科技改变了地下千米的生活。
2020 年,该矿在井下 1000 米中段实现了电机车有轨运输无人驾驶,矿井中隆隆作响的电机车自动运输着矿石,工人们坐在中控室内,四季温度如春。该矿电气高级技术主管徐秀祥介绍,他们目前正在测试把 5G 网络应用于矿井下的无人驾驶,通过实时传输视频,更好地实现远程控制操作。
据悉,冬瓜山铜矿历经 3 年合作研究,研发了适应于深井矿山高温、高湿、灰尘密集环境的有轨运输无人驾驶专用设备和通讯系统。该运输方案的系统设计、实施和调试,构建了完整的无人驾驶运输远程遥控系统、机载控制系统、巷道通讯系统、装矿站远程控制系统、转辙机自动控制系统、分区开关远程监控系统等,实现了负 1000 米中段(62 线~64 线)全过程的自动化和远程化,实现了矿石无人驾驶电机车运输,同时兼顾到冬瓜山铜矿主运输中段和智能矿山建设其他自动化系统的扩展需求。“我矿投入 500 多万元,从试验、验证到运行,历经数年时间,双机联动无人驾驶机车技术走在国内外矿山前列,每天运矿达 7000吨,实现减人增效10人以上。”徐秀祥说。
盛夏,崇山峻岭间的冬瓜山铜矿杨山冲尾矿库水质清澈,碧波荡漾,与四周绿意盎然的山林风光浑然一体,呈现出绿色和谐发展的图景。
该矿为落实省应急厅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对杨山冲尾矿库进行坝体表面位移、浸润线、库水位、降雨量、视频及干滩监测,采用的在线监测系统是集传感技术、监测技术、数据传输与处理技术于一体,对尾矿库进行实时监测、动态管理,可有效提高尾矿库监管效率,提升尾矿库安全保障水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在该矿视频监控室,笔者看到,显示屏上多个画面的自由切换让尾矿库在监控下变得“一览无余”。“信息管理系统对系统采集的监测数据进行自动获取、存储、加工处理和输入输出,为尾矿库管理人员提供保存和处理安全信息的现代化手段,能对尾矿库安全状态作出初步评判和报警,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和管理。”该矿信息中心主任张鲁斌说道。
与此同时,该矿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过磅系统,达到从传统粗放型企业到现代信息化企业的转变。以前,在该矿地磅房时常会出现车辆排着“长龙”等待过磅,如今这种情况已不见踪影。
在选矿车间,该矿选矿自动化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已接近尾声。原来,该矿原选矿自动化系统由芬兰奥图泰公司设计,现已运行十几年。近年来,因备品备件、软件不断淘汰,维护难度及成本逐渐升高,该系统已难以适应冬瓜山选矿自动化控制要求。今年初,该矿选矿自动化系统开始进行国产化升级改造,铜精选浮选柱及铜优浮选液位等已实现自动化控制;浮选过程及精矿输送前各取样点的自动取样器已普遍投用。
“选矿自动化系统的不断升级改造,不仅有效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同时也为车间实施精细化管理、稳定选矿指标提供坚强的保证。”张鲁斌介绍道。
这一切,正是科技创新的魅力。近年来,该矿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十三五”期间,该矿累计生产铜量16.1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3.7亿元。
(夏富青 汤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