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截至12月5日,全国十大编组站之一的阜阳北编组站今年累计办理货物列车768万余辆,同比增长13.3%。其中,11月28日,到达货物列车273列、发出258列、解体121列、编组112列,单日办理货物列车辆达28348辆,创建站以来历史新高。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阜阳北编组站地处京九大通道的中部“咽喉”地带,衔接京九、青阜、漯阜、阜淮、阜六5条铁路线路,是路网“一主两翼”运输战略中二通道的重要节点,属于全国特大型路网性综合编组站,承担着运输国计民生和大宗物资货物列车的解编运输重任。近期,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基础上,该站不断优化运输结构,用足用好既有运力资源,加快“公转铁”“散改集”步伐,全力组织今冬明春电煤保供、冬季生活生产物资、大宗钢材、矿粉等运输,不断增加铁路货运量、降低物流成本、促进货运上量。
围绕货运增量目标,阜阳北编组站抓住电煤增运等有利时机,以日班计划为核心,统筹安排线路使用,严格卡控列车到、解、编、发、取送挂运等作业环节,减少非生产时间。同时,发挥编组站综合自动化CIPS系统优势,加强调度、机务、车辆等部门协调,做好车流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释放枢纽能力。“‘公转铁’不单单是大宗商品运输方式的改变,背后更是一笔关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账’。”阜阳北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将充分发挥铁路运输大运能、低排放等优势,进一步加大“公转铁”实施力度,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宋玉洁 刘森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