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1-17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我的世界

    摘要:

  • 人间烟火君须记

    摘要:回舒城乡下,因着那儿的烟火气。小时候,喜欢去外婆家。她家的门前是一棵参天的法梧,法梧下有一小径,尽头一口小小的池塘,池上搭着青石翘板。去时多为节令,春节、端午、中秋,年年如是。外婆家用的是土灶、铁锅,

  • 初冬,徜徉于薛家洼

    摘要:昔日的“脏乱差”,如今的“美如画”,薛家洼生态园早已成了网红的打卡地。初冬的大地,层林尽染,五彩斑斓,我们向着俊俏江南进发。冬阳是暖暖的,草木是轻盈的,车流是欢快的,当然心儿最是惬意的。美丽的薛家洼,

  • 一代徽商的精彩“吆喝”

    摘要:一代徽商风云商界几百年,他们以“诚”取“信”,用“和气”生“财”,凭“童叟无欺”赢来发展壮大。徽商们的营销中,有一套出奇制胜又独树一帜的吆喝妙招。这套奇妙的“吆喝”,以小见大,用物传声,听音知货,各成

  • 读书贵在悟书

    摘要:鲁迅先生遵循的读书方法有三到:“心到、口到、眼到”。他把心到放在第一位,心到就是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韩愈说“行成于思毁于随”,都是讲思考的重要性。读书不思考,收获就很少。思考就是“悟”。所以

  • 2022,王者再来

    摘要:辛丑过后,就是壬寅。寅为虎,虎为百兽之王。2022,王者再来。《说文解字》:虎,山兽之君;《风俗通》:虎为阳物,百兽之长。虎是中国人的图腾,象征着正义和威严、勇猛和力量。与十二地支“寅”相配,威风凛凛

放大 缩小 默认

初冬,徜徉于薛家洼

   期次:第7760期   作者:□孙邦明

昔日的“脏乱差”,如今的“美如画”,薛家洼生态园早已成了网红的打卡地。

初冬的大地,层林尽染,五彩斑斓,我们向着俊俏江南进发。冬阳是暖暖的,草木是轻盈的,车流是欢快的,当然心儿最是惬意的。美丽的薛家洼,我们慕名而来。

洼,在江北家乡是山洼、沟洼之意。印象中该是沙石裸露,灌木丛生的贫瘠之地。曾经一江之隔两地人,如今“一江两岸”一家亲。沿江马鞍山,岸线悠长,可薛家洼未曾相识,我想即使生活在城内之人,也未曾想象过它今日之蝶变吧,有些迫不及待了。驰入宽阔干净的滨江大道,高大的石牌坊映入眼帘,“滨江胜境”几个烫金繁体大字,俊秀清朗,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六车道的柏油路,笔直而乌黑,薛家洼生态园已徐徐拉开帷幕。那些常青的冬青树的绿身和红顶,醉是让人心情火红与悸动。猛然一树的金黄,倏然地惊艳了你的视觉,透黄的银杏树,像盛装的列队欢迎着我们,笑吟吟的,让人儿心情飘荡在清新的空气之中。

它们与校园笔直高大的银杏不同,滨江的银杏树是婉约的,像倒扣下来向上散开的花束,一株主干上旁逸出四五个分枝,簇簇的黄叶围拢着,特别的醒目,油画般的诗意,令人心生无尽的想象与诗意。远望,一山猛然出平地,想那可能是采石矶景区的余脉吧。山前一排鲜红大字,昭示着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生态保护已深入人心。左拐便是临 江 的 生 态 园 了 ,是 湿 地 亦 是 公园,茵茵的绿草,曲幽的步道,木质的排椅,临水的平台,高大挺拔的樟树,直插云霄。同事说,最近的李白诗歌节,就在这里举行。诗歌散发浓郁的文化,秀水赋予钢城的灵性,刚柔相济,大自然一下子鲜活与生动起来。纯粹的自然美,恐有些单一;多元的文化元素,美丽才会长久。

菊花正艳,万寿菊猩红,喇叭花紫气四溢,休闲人们像鸟儿一般,荡漾着轻盈步伐,洋溢着幸福的笑颜。瞧,那中年的背包客,背包里流淌着欢快的乐儿;那一身运动装的女士,边走边舞,姿态中迸发着青春的活力;那依偎地坐在木椅上的老夫妻俩,悠闲地凝视着宽阔而舒缓的江面……伸到江面的四方形的紫红木质平台,古色古香、深沉厚重,图文并茂的展板,静静地叙述着薛家洼的前世今生。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曾经的垃圾之地、遗忘之地、臭气之地,夹在城中心与长江之间,严重污染和吞噬着母亲河——长江的肌体,央视新闻说: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的白鳍豚濒临灭绝的境地。

扶栏远眺,初冬的江水,虽不再滔滔,然是碧绿的、浩淼的,波光粼粼的。木栈道蜿蜒地伸向远方,尽头的芦苇荡白霜满头,蒹葭苍苍,栖息过冬的鸟儿自由自在地嬉戏,长江物种正逐渐恢复。瞧,灰白的石拱桥,连接着离岛与江岸,仿若小桥流水般的意境再现。秋末冬初,这里依然看得见春秋的靓丽倩影,如画般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薛家洼,一幅大美山河的缩影,一首生态文明的赞歌。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