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1-20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就地过大年温暖不缺席

    摘要:1月19日,合肥市松竹社区组织开展“就地过大年温暖不缺席”主题慰问活动。社区党员志愿者、新乡贤代表与就地过年工友们在工地食堂一起做圆子、品年俗,并为工友们送上了“虎娃”、中国结等新年礼物。葛传红周玲玲

  • 深耕细作结硕果

    摘要:本报讯日前,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发布表彰决定,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获评2021年煤炭行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聚焦培训主业,利用培训基地,整合专业师资,打造产业集群。学院是“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近年

  • 加快形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合力

    摘要:“近年来,平台经济迅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但这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传统意义上的职工相比,具有显著不同的从业特点,其权益维护面临许多困难。”

  • 我省颁发首批特级技师证书

    摘要:本报讯1月17日,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少华赴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为我省首批特级技师代表颁发证书,并主持召开高技能人才工作座谈会。作为省首批试点企业之一,该公司日前完成首批

  • 阜阳工业企业将“亩均论英雄”

    摘要:本报讯近日印发的《阜阳市开展亩均效益评价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试行)》明确,破除“以规模排位次、论胜负”的观念,将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绩效综合评价与资源要素差异化配置挂钩联动,通过建立完善正向

  • 宣城市政府与市总工会召开联席会议

    摘要:本报讯1月14日,宣城市政府与市总工会召开第十二次联席会议。市长何淳宽,副市长杨林秀、王会杰、汪侃、董红明,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市总工会主席张黎勇,市政府秘书长盛浩出席会议。会议听取了市总工会2021年

  • 图片新闻

    摘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中央宣传部等十五部门部署开展2022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2021年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1.8万亿元,同比增长29.8%。◆我国国际重要

  • 安徽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胜利闭幕

    摘要:本报讯1月19日下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安徽省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安徽大剧院胜利闭幕。中共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郑栅洁在闭幕会上讲话。会议选举唐良智为十二届省政协

  • 我国2022年确保脱贫人口就业规模高于3000万人

    摘要: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侯雪静)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18日表示,2021年脱贫人口就业规模达到3145万人,比上年增加126万人,工资性收入显著提升,占比达到67.9%,为守住

放大 缩小 默认

阜阳工业企业将“亩均论英雄”

   期次:第7763期   

本报讯 近日印发的《阜阳市开展亩均效益评价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试行)》明确,破除“以规模排位次、论胜负”的观念,将工业企业“亩均论英雄”绩效综合评价与资源要素差异化配置挂钩联动,通过建立完善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机制扶优汰劣,加快“腾笼换鸟”,培育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等生”,调控帮扶“学困生”,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亩均论英雄”改革源起浙江,自2006年以来,先后经过基层探索、试点拓面、全面推广、改革深化四个阶段的总结完善,最终于2018年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确立。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该省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2015 年的18.7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27.5万元,提升47.1%。2017年以来,江苏、山东等多地相继在全省或部分市、县、园区推行这一改革举措。我省的马鞍山、宣城等市也积极探索,并取得明显成效。

“开展亩均效益评价工作,推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企业也有诉求。”阜阳市经信局局长韩烁介绍,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目前企业反映的困难问题,主要集中于土地、用工、能耗、环保、资金等要素制约方面。尤其是土地指标等资源要素瓶颈,越来越明显。“有些低效利用的工业用地长期‘沉睡’,而不少工业大项目好项目却因为土地问题无法落地。”

阜阳市亩均效益评价的对象,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及占地5亩以上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营业收入、单位能耗营业收入3项指标为必选指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单位污染物排放营业收入、全员劳动生产率及各县市区自行设置的其他指标为可选指标;技术改造投资、国家级省级市级荣誉等为企业综合素质附加指标。市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根据年度综合评价结果,将参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划分为优先发展、鼓励提升、规范转型、调控帮扶共A、B、C、D四类。其中,亩均税收低于当地亩均税收基准值的企业或总税收20万元以下的企业不列为A类。

聚焦综合评价结果运用,让受鼓励的企业有获得感、受倒逼约束的企业有压力感。目前,该市正在探索建立健全资源要素、政策措施差异化配置机制,包括差异化财政扶持、差异化土地供应、差异化用能保障、差异化金融服务、差异化评先评优等5个方面政策,具体有: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A类企业申报各类政策奖补;对 A 类企业的新增用地优先保障,对 C 类、D 类企业原则上不再新增供地;对 A 类企业用能需求和新增用能指标优先保障,将D类企业列为限供对象等。(徐风光 本报记者 李群)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