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引领、“雏雁”支撑、“归雁”反哺、“群雁”兴巢……黄山市黄山区实施“四雁工程”,充分激活乡村振兴“人”的关键要素,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头雁”引领强基础。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79个村党组织新当选委员318名,平均年龄较上届下降5.4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73.9%,年龄、学历结构较上届进一步优化。选派8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回引1名返乡创业人才、跨村交流1名农村所需人才到曾经的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乡村振兴任务较重村等担任党组织书记,有效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提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领。“雏雁”支撑增保障。建立“乡镇青年人才库”“乡镇青年人才党员库”“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把一些群众基础好、自身素质强的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返乡大中专毕业生等优秀人才列入村级后备干部范围,保证每个村都有 2-3 名后备干部人选;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通过结对帮扶、挂职锻炼等措施,让后备干部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助其成长。“归雁”反哺注活力。连续3年实施大学生回引计划,建立大学生回村任职学历补助和阶梯式培育机制;建立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库和供给库,引导农业、文旅、新经济等各行业“新黄山人”到村任最美乡村推介官、首席乡村产业导师等职务;实施旅外人才“引凤回巢”行动,入库优秀旅外人才224名,通过旅外人才引荐签约项目 5 个,达成企业定制培养50人。
“群雁”兴巢添动能。选派28名专技人员、48 名金融专员、29 名科技特派员、7 名邮政市场专员到村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开展帮扶指导;组建 2 个区级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服务团、14 个乡镇产业发展服务站、79个村级产业发展服务队,并建立定期服务、定期会商、定期报备、定期宣传机制,三级联动、多员合力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邓磊 欧阳如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