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5-12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鲜花送给岗位护士

    摘要:5月12日是第111个国际护士节。日前,阜南北城医院举办“关爱护士队伍,护佑人民健康”护士节暨表彰优秀护士活动。图为5月10日,内科护士长刘利云(左)将鲜花送到正在值班的护士孟雪手中。吕乃明/摄

  • 技能大师崔立军:效益是“抠”出来的

    摘要:在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的中煤矿建三十工程处阴湾煤矿,崔立军的“抠”是出了名的。这位电控创新工作室的“领衔人”,总是想方设法为企业省下真金白银。“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崔立军不仅手上有绝活,而且心里装着更重的责

  • 班组“小讲堂”带来大成效

    摘要:“单子慧、姚洁、谷海英等5人在岗位‘4+1’操作流程抽考中,全部取得100分,按规定这个月每人增加200元市场化奖励。希望大家向他们学习,用好‘小讲堂’,不仅长本领,还能得‘福利’。”5月8日,在孙疃

  • 勇探“变废为宝”之路

    摘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铜陵有色铜冠建安公司,有这样一支将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结合,奋勇探索“变废为宝”之路的团队。这是一支年轻的团队,19名成员以“90后”为主,

  • “金牌班组”故事多

    摘要:“省级甲级标准化化验室”、“安徽省质量信得过班组”、淮北矿业集团“五一巾帼标兵岗”、华塑股份“金牌班组”……走进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分公司生产技术科物检控制分析班交接班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满各类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牌班组”故事多

   期次:第7833期   

“省级甲级标准化化验室”、“安徽省质量信得过班组”、淮北矿业集团“五一巾帼标兵岗”、华塑股份“金牌班组”……走进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水泥分公司生产技术科物检控制分析班交接班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满各类奖牌的“荣誉墙”。仅2021年,该班组就获得了7个奖项。

作为华塑股份最大的班组之一,这个班有物检、控制、分析三个小组共26人,其中18名女职工。企业封闭式管理期间,该班组互帮互助,主动担当,展现了“金牌班组”的先锋风采。

舍小家,新婚燕尔别“知己”

一个先进的集体背后,必定有一支优秀的职工队伍。

控制四组职工李扬是一名“95后”,今年2月份,带着领导和同事的祝福,他回到老家淮北完成终身大事——结婚。3 月15日,接到公司紧急返厂信息后,李扬辞别新婚爱人奔赴单位。当天,为抗击疫情,华塑股份实行封闭式管理。

随着封闭时间的延长,各生产岗位出现缺员现象,李扬在干好本班工作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到其他组“打支援”。

“老公,你什么时候回来?”因为牵挂,李扬的爱人每天关注滁州的疫情动态。李扬通过电话一遍遍做她的思想工作,并把自己在公司吃得好、住得好、参加休闲活动的图片发给爱人,打消她的顾虑。

“班组给我最深的印象是温暖。”有一次夜班,李扬家中临时有事,需连夜赶回。因事发突然,班长来不及调配人员顶岗,组里其他三人主动把工作揽了下来,直至李扬“归队”。

李扬还主动加入了“青年志愿者”队伍,轮流到交通卡点配合交警为前往华塑的车辆消杀、疏导交通。

顾大家,“宝妈联盟”齐抗疫

分析组四名女工都是家有二宝的“宝妈”。四人性格相似,干工作风风火火,被大伙称为“铿锵玫瑰”四人组。厂区封闭式管理以后,家住定远县炉桥镇的本地职工严海燕犯了难,大孩子上小学,二宝刚满一周岁,爱人又不在身边。“你放心回去吧,组里的工作我们仨顶着!”张艳、张玲玲、范敏向班组打了“包票”,让严海燕回家带娃,组上的任务三人加班加点干,绝不给班组添乱。

与另外三人不同,范敏家住淮北,孩子不在身边。下了班,范敏主动帮助班组姐妹们带娃。在她的影响下,班组形成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谁在宿舍休息,谁当“孩子王”。疫情期间,为了不影响工作,有的哺乳期女工干脆把孩子带到单位。针对这种情况,华塑股份坚持人性化管理,利用工会“阳光家园——母婴室”等场所,解决女工的后顾之忧。

“虽然是一个大班组,但我们分工不分家,彼此照应,像家人一样。”面对疫情,范敏等人表示,认真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就是最大的贡献。

零距离,常听职工发牢骚

“四个倒班,两个白班,每个班至少缺一人。”刚从生产现场回来的班长吴永军告诉笔者,他每天在干好岗位工作以后,紧盯班组现场取样、制作、分析、数据传输等环节,一步都不敢大意。水泥分公司作为华塑股份循环产业链上的最后一环,承担园区所有废料残渣的“消化”吸纳任务,对企业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班长,就要业务多学一点,工作多干一点,现场多跑一点,杂活多揽一点,这样大伙心里才服气。”吴永军说,“长时间不回去,谁家没有个困难,克服一下就过去了。”

“要常听职工发牢骚。”就如何做好疫情期间职工思想工作,女副班长黄薪荣“有一套”,多关注内向型职工,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主动与其聊天,消除不安定因素;多做暖人心的工作,“投其所好”,尽可能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华塑大家庭的温暖。

讲奉献,我是组长“林黛玉”

“我必须把所有程序做完才能离开。”约好了10点采访,物检组女工孟育育却迟到了 12 分钟。这个小组只有四名职工,当天一人休息,一人去倒班班组顶岗。

“公司疫情管得严,厂区还是很安全的。”孟育育和爱人都在水泥分公司工作,家里孩子由老人照顾。“父母带孩子只能是饿不着。这阵子女儿在家上网课,我在单位干着急。”孩子每天做完作业,孟育育通过视频或图片检查,然后打电话订正。

“每月要学习两个国家检测标准,一点都不能马虎。”业余时间,孟育育不间断学习充电。她说,国家标准高于行业标准,干这一行就得经常学习,标准改了,检验步骤随之更改,不学习根本赶不上时代发展节奏。

“我就是那个‘林黛玉’!呵呵……”当笔者问及谁是组长,孟育育爽朗地笑了起来 。 因 为 组 长 是“零”待遇,没有报酬,姐妹们平时笑称她是“林黛玉”。

“ 既 然 大 家 推选我当组长,咱就得认真干好。”孟育育说,要对得起大伙的信任。(陈春秋 文/图)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