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07-2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徽乡邂逅目连戏

    摘要:天还没有完全黑透,露天戏台上就亮起了柔和的灯光,一阵激越的锣鼓钹声响起之后,脸上画着脸谱,身着戏服的生、旦、末、净、杂、襟等角色陆续进场。在箬坑,与一场“目连戏”的邂逅,让我惊叹一个古老的剧种如同一株

  • 旋律

    摘要:

  • “党旗礼赞”征稿启事

    摘要: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展现新时代、新生活、新风貌,安徽工人日报副刊将推出“党旗礼赞”专题。现向您征稿:作品需以独特的视角、个体的体验,记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江淮大地繁荣发展的历史巨变、江淮儿女砥

  • 大暑天里的回忆

    摘要:小暑过后,在一浪高过一浪热的节奏里,迎来夏天最后一个节气大暑。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冬病夏治”的老话,想起骄阳似火的夏日为守护乡亲们身体健康忙碌的爷爷。爷爷是镇医院中医科医生,退休后,登门找他看病的人

  • 古树“复壮”

    摘要:因了两株树龄在660年以上的银杏树,我居住的小区叫千禧银杏苑。近年来,这两株古树日渐式微,甚至出现了干枝。请来专家诊断,原因是树龄较高,生理机能下降,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及新根再生的能力减弱,加之

  • 伏天晒酱

    摘要:在老家,夏日入伏家家做酱,乡人曰“晒大酱”。为何选在“伏”日,据说,伏天阴气潜伏,阳气旺盛,晒出的酱,有甜口儿。老家的做酱者,大都是老妇人。她们动作迟缓、不温不火,出奇地耐心。一锅馒头,一碗盐,几轮热

  • 谁是“常为民”

    摘要:20年前一个初秋的早晨。我像平常一样搭乘最早一班客车,到舒城南港派出所上班。下了车从合安路拐进南海路,远远就看见派出所大门边蹲着个人。乡村的时间和钟表的关系不大,乡亲们大多天没亮便起床,烧了早饭、喂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徽乡邂逅目连戏

   期次:第7884期   作者:□姚中华

天还没有完全黑透,露天戏台上就亮起了柔和的灯光,一阵激越的锣鼓钹声响起之后,脸上画着脸谱,身着戏服的生、旦、末、净、杂、襟等角色陆续进场。在箬坑,与一场“目连戏”的邂逅,让我惊叹一个古老的剧种如同一株箬叶,在偏僻的山坞里生生不息,顽强生长。

箬坑古称环溪,是祁门历史悠久的古镇之一,这里绵延着牯牛降翠绿的山峦,山清水秀,溪水流淌,民居粉墙黛瓦,有着徽州古村落宁静、古朴与典雅的气质。距此不远的祁门古戏台群、大洪岭古道、祁红原产地等著名景点景物,既隐藏着古徽州丰厚的文化底蕴,又彰显着一方水土的地域特征。而活跃在这里的传统剧种目连戏,就是徽州文化一个代表性的符号,任岁月更替、时光流连,以特有的形式延续着民风乡俗,书写着不朽的传奇。

目连戏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有证可考的剧目,有着“中国戏曲活化石之称”,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最初讲述的是一个“目连救母”的佛家经典故事:一位名叫的傅相的人生前行善,死后升入天堂,其妻刘氏不敬神灵,死后被打入地狱。其子傅罗卜孝母情真,下到地狱寻母,历尽艰险,终于感动神灵,救母脱离了地狱。这个故事因彰显“孝道”,以传说、杂剧等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为借戏曲劝人为善,匡正社会之风气,在传说、杂剧、变文的基础上,撰写《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分上、中、下三卷,共一百零二出,被称作“目连戏”。他曾在序文中写道:“幼学夫子而志春秋,惜文不趋时,而学不获遂,于是萎念于翰场,而游心于方外。”彰显编撰的初心。

戏曲源于生活,寄托着人们最淳朴的情感。郑本《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有着劝善惩恶的最朴素的情怀,表达驱邪祈福最原始的愿望。在漫长的演出之路上,融入人们的爱恨情仇,吸取武术、魔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演出时穿插着筋斗、蹬坛、跳索、跳圈、窜火、蹬桌、滚打等武戏表演的特殊招式,将“唱、做、念、打”融为一体,为这古老的剧目增添了趣味性,在民间舞台上久演不衰。同时,伴随徽商的脚步传播到大半个中国,为后来徽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对川剧、汉剧、豫剧、昆曲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演出结束,脱去戏装,刚刚在舞台上演得有板有眼的角色,站在眼前却是一个个淳朴的村民。剧团领班是一位身材结实的中年人,名叫叶正初,是一位传统文化的热心传播者。说起目连戏,这位土生土长的徽州汉子,滔滔不绝,眼中充满了神采。

微风从山坳吹来,夹带着淡淡草木的清香,村上人说,那是箬叶的香气。望着演员们离去的背影,我忽然联想,活跃于山村的古老戏曲,就像一株“箬叶”,生长在山村,没有惊世的容颜,难登大雅之堂,却暗香自来,让人久久回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4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