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 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安徽省仅有当涂县、肥西县和黄山区三地入选。近年来,黄山市黄山区立足资源优势,围绕茶叶、笋竹等皖南山区特色产业,按照农业设施化、园区化、绿色化、融合化的发展要求,积极打造智慧农业型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到2024年,黄山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全国领先,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智慧赋能设施提升。强化数字赋农,推行农业物联网、农产品“一物一码”技术应用,支持数字茶园、可视农业、智慧农业发展。建成高标准农田11.4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 2.41 万亩、智能温室大棚 2050亩,获得有机茶园认证12871亩、绿色食品茶认证4200亩,67家新型经营主体纳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大力推广手机 App 受理农机补贴,线上受理录入率达82%以上。
智慧赋能园区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智慧园区建设,依托南京环科所黄山科研基地等三大科技平台,成立“八大产业联盟”,建成1000平方米重点实验室1处,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开展土壤重金属改良、农业覆膜除草等技术试验6项,建成农业物联网和农村综合信息平台各1个,提供远程专家诊断和农技培训等农业生产服务。
智慧赋能绿色转型。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黄山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0.3%。大力推广水稻、全域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施统防统治面积 6.1 万亩。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片15个、有机肥施用面积4.7万亩。关停搬迁规模养殖场47个,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农药集中配送203.56吨、市场份额达90%。大力推广12316资讯平台使用,采取“政府+运行商+服务商”三位一体的经营机制,建成村级信息服务站点79个。
智慧赋能融合发展。大力实施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猴坑茶业、六百里茶业等百余家农业经营主体的40多个产品入驻多个电商平台。建立笋竹产业 O2O 体验中心,实现“互联网+笋”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模式。研发建设雷笋鲜储中心,改变腌制、烘干等传统加工方式。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队伍,黄山区现有茶叶经销户 620 余户,500 万元以上规模茶企达 20 余家,入驻世界 500 强企业联合利华,年交易额超3亿元。
(欧阳如晨 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