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最近怎么样,工作和生活可都还好?一转眼我已经回来两个多月了,很想你们啊!”10月15日上午,在马鞍山市和县第三中学,援藏教师李鹭拨通了远在数千公里外的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藏族教师琼达的电话,交流分别后的生活点滴。
李鹭援藏支教的故事还得从2019年说起。当时,马鞍山市教育局下发通知选派教师援藏支教,李鹭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戈壁险滩、蓝天白云、沙漠湖泊、牦牛羊群……雪域高原缤纷的色彩一直令我心向往之。尽管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只要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我就觉得很开心。”李鹭说。在经过考核、体检等各项程序后,她带着简单的行李,踏上了援藏支教的路途。
然而,一进入西藏,各种高原反应接踵而至。“恶心头疼、胸闷气短、呼吸困难……从宿舍到教学楼的距离不过 500 米,接着再爬一层楼也就到教室了,但对于不适应高原生活的我来说,感觉像是在爬一座大山。”李鹭坦言,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一下子将自己的梦想击得粉碎。
“但是,当我看到当地不少孩子满是冻疮的双手,看到他们一双双淳朴又渴求知识的眼睛,我便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为了使自己的身体尽快适应高原环境,李鹭白天尽量减少运动,晚上就服用安眠药物助眠。“上课时说话吃力,我就带着扩音器放大自己的声音;感觉呼吸困难时,我就尽量放慢讲课速度。”
就这样,李鹭一方面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采取“传帮带”的方式分享给雪域高原上的教师们;另一方面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当地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她还积极送教入乡,有时奔波一整天,只为去某一户农牧民孩子的家中进行家访。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带班级成绩多次名列年级前列。
由于回家路途遥远,当地学生大多常年住校,生活条件较为艰苦。获悉情况后,李鹭在和县第三中学的工作群内发起了“援藏暖小手”的倡议,并率先自掏腰包购买了 200 套御寒用品捐赠给孩子们。在她的带动下,和县第三中学的老师们纷纷响应,购买御寒物资,并委托李鹭赶在大雪封山前分送到乡里的学生手中。
对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学生来说,李鹭是陪伴他们的“李妈妈”,然而对自己年幼的一双儿女和家人,李鹭却是满心愧疚。
“女儿中考,我未能陪在她身边;年迈的父亲做心脏搭桥手术,我未能守在病榻前……不是不想回家,是因为这里有更多的孩子需要我。”言语间,李鹭的眼中泛起泪花。由于父母生病,爱人工作较忙,无奈之下,她让当时刚满5岁的儿子独自一人坐飞机来西藏。
“刚到西藏的那会,我不太习惯,特别是妈妈上班的时候,只有葫芦娃陪着我,感到特别害怕。”儿子陈信说,因为怕影响妈妈工作,这些都没敢和她说。“我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妈妈。”而这一陪伴,就是一年半。
今年7月20日,李鹭圆满完成了援藏任务返回家乡,而援藏接力棒仍在传递。和县第三中学副校长陈荣武表示,李鹭老师的事迹不仅温暖了山南二中的藏族师生,也感动了和县三中的全体师生。今年,该校又有一位老师前往山南市开展援藏支教活动。
如今,李鹭正在全面了解、准确把握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新变化、新要求,切实把课程标准要求落实到新学期的课堂教学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今后,我将怀揣初心,继续坚守讲台。”李鹭坚定地表示。
(孙园 常兴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