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10-31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露水汤汤

    摘要:已经过了霜降,江南还没有一丝冷意,看来近期是不会有霜了。霜降无霜,多少是件让人遗憾的事。今天早上,从牡丹园经过时,看见牡丹将要枯的叶子上湿湿的,颜色明显深了一些,不是灰白的颜色,而是有些黝黑的颜色,显

  • 被幸福充盈

    摘要:清晨,被声声清脆的鸟鸣惊醒,拿过手机看看时间,穿衣下床,顺着鸟鸣声寻找,见有两只黄褐色的小鸟正站在窗外的空调主机上,啾啾叫个不停。听着鸟鸣声,想起了文友阿二的一句话:“所谓幸福,就是每天清晨都能被鸟鸣

  • 拐角米粉

    摘要:也许是秋燥上火了,嘴唇在进食时被牙齿咬了一下,接着便是持续一周的口腔溃疡。每次进食溃疡处都以疼痛的方式提醒我,吃的时候淑女一点,不要狼吞虎咽。这天到了午饭时间,我琢磨疼痛和所进食物的关系,想起不需要咀

  • “遍地英雄下夕烟”

    摘要:朋友通过微信发来一张图片,说,从800米的空中视角,我看见大伯在秋收了。图片是无人机航拍的。点开一看,是大片大片的橙黄,犹如摊开的鸡蛋饼,平铺在辽阔的大地上。将图片再放大,果真看到收割机上坐着一个人,

  • 新词见证合肥十年蝶变

    摘要:时代不停变换间,衍生出不同的词汇。这些新出现的词汇富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有着与时俱进的现实意义。令人惊叹的,我们有幸生活在合肥这座以绿色著称的城市,正以惊人的速度“蝶变”了,刷新我们对这个纷繁艳丽世界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露水汤汤

   期次:第7948期   作者:□章铜胜

已经过了霜降,江南还没有一丝冷意,看来近期是不会有霜了。霜降无霜,多少是件让人遗憾的事。今天早上,从牡丹园经过时,看见牡丹将要枯的叶子上湿湿的,颜色明显深了一些,不是灰白的颜色,而是有些黝黑的颜色,显然是露水打湿枯叶时留下的痕迹。看着牡丹枯叶上露水留下的印迹,忽然想起一个词:露水汤汤。汤汤,原本是指水势浩大,水流很急的样子,用这个词形容露水,似乎是不太恰当。可我又觉得用汤汤来形容露水,又是别有意味的,并没有什么不好,可能是从小听惯了吧。

我很喜欢秋天里相连着的两个节气:白露和寒露。此时,秋渐深,露水先白,凝结在草叶上,如珍珠般的白,粒粒晶莹。白,是露水的色泽,衬出一滴露水清澈圆润的模样;寒,是露水的温度,是一滴露水触感的薄凉。露水的薄凉,也像人生的薄凉吗,有些像,也不太像。我极喜欢深秋的清晨,用手触露珠时所能感受到的,那种宜人的清澈的凉意,总是刚刚好的样子。若是再过些日子,天气就冷了,露水便有些寒凉了。深秋的夜里,露水寒凉时,就有了漫漫的浩大气象,那是湿气和凉意的包裹。深秋的露水下来得快,分明是有野心和野性的,它将自然中的万物拥入怀中,寒露遍洒时,显出了一种急切的样子。在露水浓重的夜里,我看到自然的一种占有欲,像春天时的叶绿花开,夏天时的旺盛生长,每个时节都在试图宣示自己的生机和主权,而秋天的露水,也不例外,它想在气势上震慑我们,震慑万物。

深秋,乡村人家晒在屋外的东西多了起来,有摊晒在晒场上,刚收回来的稻谷、玉米,有晾晒着的黄豆秸,捆好靠在南墙边,或是支好放在晒场边的芝麻秸,还有晒在晒匾里的辣椒、南瓜、山芋干、萝卜丝等等。秋天好不热闹,单是农家每天的摊晒、收场都是要花些工夫。早晨,太阳升起来了,要等露水干了以后,才会开始摊晒秋日里的收成。黄昏时,眼看太阳就要落山了,又要忙着将院子里摊晒的东西收回来。有时手脚慢点,从厨房里会传出婆婆、婶婶的嗔怪声:“这露水汤汤的天气,还不快点收东西,不然又要多晒一个日头了。”那时,我就记住了“露水汤汤”这个词,虽然只是懂得个大概,并不能全然理解它的意思,但是印象很深。只是觉得这个词好好听,它好像不属于乡村,可在村庄里又是时常可以听到的,特别是在秋天的傍晚,偏偏它又常出于那些天天照管着一家柴米油盐的主妇之口。

世上有很多事情,都是不可思议的。像山边溪畔随形就势形成的村落,看了总让人觉出人世的贞静来,而平畴远畈上的一带桃花林,却容易让人想起现世的安稳。眼前的事物和我们心中产生的想法,总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今天,看到牡丹上枯叶上的露痕,让我想起乡亲们说的“露水汤汤”,想起秋天的丰收,想起露水的珍珠白、薄薄的凉意。应该用一些形容浩大的词语,来修饰和充斥这个秋天,不然秋天就会显得干燥,缺乏温润的暖意。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