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0-04-13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中煤矿建三十处复工复产“不愁人”

    摘要:本报讯作为矿建施工企业,中煤矿建集团三十工程处的工程项目大多分布在陕、晋等西北部煤炭富藏省份,职工也是来自全国各地。自正式复工复产后,该工程处累计返岗职工3368人,返岗率达100%,且新入职了一批员

  • 国风木塑:火力全开,产销两旺

    摘要:本报讯安徽国风木塑科技有限公司是首批获包河区人民政府批准复工的企业。目前,国风木塑的全体人员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生产经营影响,各生产车间正有条不紊地展开生产运营工作,整体复产率达100%。该公司注重实效

  • 战疫情保供电,守护城市“心脏”

    摘要:“10千伏待用二08间隔五防无误,闭锁正常!”4月6日早上8时还不到,合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的值班员杨勇早已忙碌起来。今天他要和同事们对即将投运的110千伏清溪路进行设备验收。验收,并不是简单轻松的活

  • 中煤新集第四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

    摘要:本报讯4月9日上午,中煤新集公司第四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赵军磊在安徽省立医院成功完成捐献,经过6个多小时采集的290毫升造血干细胞悬混液被立即送往江苏,挽救一名白血病患者。赵军磊是新集二矿宣传员。201

  • 中建五局皖中分公司:精准监督加速复工复产

    摘要:本报讯中建五局安徽公司皖中分公司纪检领导小组立足职责定位,以疫情防控常态化推动复工复产正常化,持续对各项目的疫情防控落实情况及返岗复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助力各项目按下复工复产“快进键”。4月9日,记者

  • 春茶地里的“微商”讲解员

    摘要:近日,六安移动金寨县分公司响应国家消费扶贫的号召,助力金寨县燕子河镇毛河村发展茶叶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脱贫。该分公司以深挖电商渠道为突破口,积极组织志愿者教茶农拍摄茶园现场图片、编辑销售图文,并利用微信

  • 中铁上海局一工点

    摘要:本报讯中铁上海局一公司材料厂上海嘉定梁场工点积极开展“金点子”活动,有效解决门式起重机运行系统中的“疑难杂症”,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日前,该工点门式起重机由于运转时间过长,导致摆线针轮减速机磨损,继而

  • “矿上给咱们送喜报了”

    摘要:“老张,今天矿上要给我们送喜报呢。”“真不赖,给咱们鼓劲、打气来了。”近日,在安全例会开始前,祁南矿掘进二区会议室里两位职工高兴地说着。正在抄写“每日一题”的六队队长曹传朋说明了缘由,3月份,掘进二区

  • 谢宝强:焦炉上的“安全卫士”

    摘要:偏瘦的身材,朴实开朗,爱说爱笑,这是淮北矿业集团临涣焦化公司炼焦一车间安全员谢宝强给人的第一印象。车间的职工亲切地称呼他为“安全卫士”。 “抓安全,不能做‘老好人’”  

放大 缩小 默认

谢宝强:焦炉上的“安全卫士”

   期次:第7330期   

偏瘦的身材,朴实开朗,爱说爱笑,这是淮北矿业集团临涣焦化公司炼焦一车间安全员谢宝强给人的第一印象。车间的职工亲切地称呼他为“安全卫士”。

 

“抓安全,不能做‘老好人’”

      “作为安全员,就需要铁面无私,绝不做安全管理的‘老好人’,那是害了大家。”这是谢宝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从地下室到炉顶,从规范操作、劳保穿戴到设备检修、挂牌等,他都会进行全覆盖式巡查。一看到谢宝强来现场巡检,有的职工害怕被查出违章,干脆暂停手上的活儿;有的职工认为他是在找茬,总会调侃几句:“每次谢宝强一来,必不空手而归。”但谢宝强并未因此就放松对检修现场的隐患排查力度。“张师傅,请把安全帽带系紧。”“小李,把工作服扣好。”沉稳的语调中透露着不容反驳的坚定。

“打铁还需自身硬”

      2007年,大学毕业的谢宝强进入该公司炼焦车间从事安全员工作。他边干边学,学习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熟悉公司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他不间断地利用业余时间充电,先后取得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中级职称等资质。

工作中,谢宝强坚持处罚做到公平公正。在巡查中,他发现1#焦炉东端台仓库里的灭火器,软管有破损,巡检签字填写的却是正常,查看责任人时,是他的弟弟谢宝双,他依然没留情面地给谢宝双记一般“三违”一次。

“安全没有下一次”

     “韩宁,你快让他们停下来。”谢宝强如往常一样,早早来到施工现场巡查,当时正值公司重点工程脱硫脱硝的建设进入最后阶段,他却发现现场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立刻让其停止操作。“安全规定上明确要求,安全带要高挂低用,双钩双挂,你看看他们是怎么挂的。快停下来,现场整改。”看着韩宁他们按照要求重新挂好安全带后,谢宝强才转身离开。

下班后,韩宁来到谢宝强办公室,“你现场监护不到位处罚200元,记一般‘三违’一次。”说着谢宝强掏出罚款单。“强哥,我错了,给我一次机会,下次绝不敢了。”韩宁赶忙请求谢宝强手下留情。“还想有下次?这万一出了事就都晚了,千叮嘱万强调,怎么就是不长记性,必须按章处理。”谢宝强语气坚定。

用谢宝强的话说:“作为安全员,就不能怕得罪人,宁听骂声,也不听哭声。”十多年来,他对安全管理工作始终以“严”字当头,力争让每名职工都能将安全规定和要求做到记于心,施于行。

(王明明   黄响)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