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千伏待用二08间隔五防无误,闭锁正常!”4月6日早上8时还不到,合肥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的值班员杨勇早已忙碌起来。今天他要和同事们对即将投运的110千伏清溪路进行设备验收。
验收,并不是简单轻松的活,需要长久练就的耐心和火眼金睛。在验收现场,杨勇拿着厚厚的手册和图纸,与同事顺着现场设备,对照着数据挨个进行核对与操作。
110千伏清溪路变电站预计本月下旬就要投运,这里有几百个大大小小的设备,几千项关键设备位置和数值,需要经过专业电力人员百分百校准无误后才能投入使用。为了电站平稳投运,他们已经连续往返了很多次,不间断地进行验收。
经过4个多小时的连续工作,上午的验收告一段落。杨勇回到运维中心所在地——植物园变电站,随便扒拉了几口午饭,又紧张地忙碌了起来。他将变电站内所有设备进行了精确检查。
“每天我们必须对管理的重点站、重点设备进行一轮设备特巡。如果碰到隐患,我们就要现场进行操作处置,大的故障要及时通知运检人员来处理。”
疫情发生以来,电站值班人员重新进行了分配,每个值班轮次减少了工作人员,增加了流转周期,尽可能采取“不见面”的方式进行交接班。
“过去一个值是24小时,现在变成了48小时!”
在每个48小时的坚守中,杨勇和同事们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密切关注所有变电站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每一个温度、每一个数据的每一次闪动,都要过个眼。有时还要在午夜时分,辗转于管理的电站间,进行设备操作、故障消缺、特巡工作任务。“2个清明,4个春节,4个国庆……”入职4年来,节假日时期的“白+黑”岗位模式已是杨勇工作的常态。
“运维工作很难有连续长假,想和家人出去旅行就必须和同事调班,想想还是算了吧。”杨勇说,“能上阵保供电,守护万家灯火,我很自豪!”
合肥城区目前一共有200余座隐藏在角落里的变电站,它们担负着为居民、工厂、医院供电的责任,它们是这座城市里一颗颗跳动不歇的“心脏”。为了保障大家安心用电,在今年抗击疫情和复工复产关键时期,有数百位像杨勇一样的电力工人们比往常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李岩 本报记者 何雪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