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人日报社

2022-12-15
报刊:安徽工人日报

内容搜索

标题导航

  • 父亲的自行车

    摘要:父亲有一辆普通的自行车,我已不记得它是什么牌子了,但那结实的车架、粗壮的横梁和响亮的车铃声,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它是我们家第一辆、在很长时间内也是唯一的一辆自行车。在父亲眼里,它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养家

  • 初雪周文静/摄

    摘要:

  • 梅花香自苦寒来

    摘要:下雪了,安徽大学老校区内,雪花在路灯的映照下片片飘落,与法桐树叶共舞,缠绵而唯美。合肥仿佛一夜入冬,同学们前不久还穿着短袖衣衫在球场上肆意飞奔,如今都已裹着棉服在校园小道上瑟瑟前行。美丽的雪景让人流连

  • 家风讲解员

    摘要:周末在家刚吃完午饭,父亲放下饭碗就急匆匆地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下午有个学校要来馆里参观,我可不能迟到。”母亲看着父亲的背影笑着说:“当了讲解员,你爸真是忙得脚不沾地啊。”父亲这个讲解员只讲家风家训

  • 安庆西站

    摘要:小时候,在离家不远的一座山岗上,经常能看到火车飞速驶过,奔向远方。我总是一边数着车厢,一边猜想着火车将会驶向何方。看着、数着,我的思念也乘上火车,以迅猛的速度奔向独自在外的母亲。我生长在农村,小时候,

  • 故乡的冬景

    摘要:一场秋风,几场秋雨,打破了秋日的娴静,思绪的触角还停留在深秋,浅浅的冬意,就已漫过枝头。不禁怀念起故乡“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的冬日景象。离开故乡已有20年,雪也见得少了,见到的已不是我想见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风讲解员

   期次:第7981期   作者:□苗君甫

周末在家刚吃完午饭,父亲放下饭碗就急匆匆地往外走,一边走一边说:“下午有个学校要来馆里参观,我可不能迟到。”母亲看着父亲的背影笑着说:“当了讲解员,你爸真是忙得脚不沾地啊。”

父亲这个讲解员只讲家风家训,工作地点就在村里每天对外开放的家风家训馆。虽然是义务讲解,但父亲依旧认真且努力。

老村征迁之后,村里群众整村搬迁入住安置小区,生活虽然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却没有了安放乡愁的地方。后来,村里筹建家风家训馆,父亲一下子找到了目标和动力。他和村里的几位热心老人义务当“参谋”,认真整理了村庄简介、老村传统、民风民俗及村庄大事记等能反映村庄历史的东西,还在镇政府指导下去外地取了经。

取完经回来,家风家训馆开始建设,村里大姓的姓氏介绍、家风家训的重要内容、名家的家训格言,包括村规民约都是重点展示的内容。父亲和村里热心的老人们一起,每天就泡在馆里,从前期的内容整理、版面设计、墙体美化,到后期的义务讲解、卫生打扫,忙得不亦乐乎。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不受无功之禄,不取不义之财”“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这些家风家训馆里的格言,父亲也常讲给我们听。

在家庭聚会时,父亲也会给我们分享家风家训馆里的见闻:哪个学校的孩子们听得最认真,哪个机关的同志提的建议最好,哪个村民家的事迹最感人……上周姐姐过生日,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父亲给我们讲起了好媳妇丁大嫂。丁大嫂 14 年如一日,和自己卧病在床的婆婆同住一个屋,照顾婆婆的吃喝拉撒睡,尽心尽力,从不厌烦。婆婆经常对丁大嫂竖起大拇指:“媳妇做得和闺女一样好!”父亲说:“人家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你看丁大嫂,真的不容易,孝敬老人就应该像丁大嫂一样耐心细致。”我们郑重地点头称是,父亲欣慰地笑了,满是皱纹的脸上全是骄傲和自豪。我知道,他已经深深爱上了家风讲解员这个身份,并以此为荣。

家风家训馆承载着村里的乡愁,记录着村里的发展历史,担负着弘扬优良家风、引领民风村风的重任,家风讲解员的身份至关重要。我想,这一定是父亲最荣耀的职业,也是他最有成就感的职业!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所有 @ 2025 安徽工人日报社

技术支持:华文融媒云